暗昧
词语解释
暗昧[ àn mèi ]
⒈ 愚昧;昏庸。不光明磊落;不可告人之阴私、隐私。隐晦不明。犹昏暗;不清晰。
引证解释
⒈ 愚昧;昏庸。
引《国语·郑语》:“今王弃高明昭显,而好谗慝暗昧;恶角犀丰盈,而近顽童穷固。”
《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传》:“吾以暗昧,爱好文雅,广延诗赋,以知得失。”
唐 李朝威 《柳毅传》:“水府幽深,寡人暗昧,夫子不远千里,将有为乎?”
《三国志平话》卷下:“刘璋 暗昧,奸臣弄权。”
⒉ 不光明磊落;不可告人之阴私、隐私。
引《汉书·王商传》:“凤 重以是怨 商,阴求其短,使人上书言 商 闺门内事。天子以为暗昧之过,不足以伤大臣, 凤 固争,下其事司隶。”
《警世通言·蒋淑真刎颈鸳鸯会》:“且説 朱秉中 因见其夫不在,乘机去这妇人家贺节。留饮了三五杯,意欲做些暗昧之事。”
老舍 《赵子曰》第三:“比如说,你在公园喝茶看见一对男女同行,跟着他们!那必有秘密!假如你发现了他们的暗昧的事!写在你的小笔记本上,一旦用着,那个结果绝不辜负你跟着他们的劳力!”
⒊ 隐晦不明。
引汉 王充 《论衡·谢短》:“上古久远,其事暗昧,故经不载而师不説也。”
宋 程大昌 《演繁露·摴蒲》:“而古事之与摴蒲相关者多,如卢白梟雉胜负之诀,皆隐其中,苟以素所不嗜而弃之不言,则古事暗昧;故随见以书,非明奕也,明古也。”
范文澜 《中国近代史》第七章第七节:“维新派的自立会固然宗旨混沌,又自立又保皇;革命派的兴中会同样也是态度暗昧,似民主又似君主立宪。”
⒋ 犹昏暗;不清晰。
引三国 魏 曹植 《文帝诔》:“三辰暗昧,大行光之。”
唐 韩愈 《祭湘君夫人文》:“祠宇毁顿,凭附之质,丹青之饰,暗昧不圭,不称灵明。”
清 梅曾亮 《赠孙秋士序》:“往来不过一二士,诗一卷,纸墨暗昧,读者卷舌滞口,而不可捨去。”
国语辞典
暗昧[ àn mèi ]
⒈ 真伪不明。「暗」文献异文作「暗」。
引汉·王充《论衡·谢短》:「上古久远,其事暗昧,故经不载而师不说也。」
⒉ 隐蔽、暧昧的事。
引《三国演义·第三回》:「今虽奉诏,中间多有暗昧。」
《清平山堂话本·刎颈鸳鸯会》:「朱秉中因见其夫不在,乘机去这妇人家贺节,留饮了三五杯,意欲作些暗昧之事。」
⒊ 愚昧。亦指愚昧的人。
引《国语·郑语》:「今王弃高明昭显,而好谗慝暗昧。」
《三国志平话·卷下》:「刘璋暗昧,奸臣弄权。」
⒋ 幽暗不明。
引三国魏·曹植〈文帝诔〉:「三辰暗昧,大行光之。」
唐·韩愈〈祭湘君夫人文〉:「伏以祠宇毁顿,凭附之质,丹青之饰,暗昧不圭,不称灵明。」
英语obscure, remaining unenlightened
德语unklar, heimlich, dunkel
- àn yǒu kōng liáng暗牖空梁
- àn lǐ shǐ jìn暗里使劲
- dùn mèi顿昧
- àn dàn wú guāng暗淡无光
- àn fēng暗风
- hóng yán àn lǎo红颜暗老
- àn shè dì tú暗射地图
- àn zhì暗质
- huì mèi晦昧
- liáng mèi凉昧
- mèi xìn昧信
- mèi jǐng昧景
- mèi dì mán tiān昧地谩天
- àn zhōng mō suǒ暗中摸索
- àn lǜ xī hóng暗绿稀红
- àn dòu míng zhēng暗斗明争
- àn tóu暗投
- àn xiāng暗相
- mán mán mèi mèi瞒瞒昧昧
- qí mèi耆昧
- mán tiān mèi dì谩天昧地
- liǔ àn huā zhē柳暗花遮
- máng mèi芒昧
- duǎn àn短暗
- míng lián àn chá明廉暗察
- guāi mèi乖昧
- àn hǎi暗海
- qī àn凄暗
- àn lín暗林
- huò lái shén mèi祸来神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