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阿育王
阿育王
词语解释
阿育王[ ā yù wáng ]
⒈ 梵语。或译作阿输迦。意为无忧王。为古印度名王旃陀罗笈多之孙,宾头沙罗之子,初奉婆罗门教,后皈依佛教,崇佛教为国教。颁布许多以佛教治国的敕令,刻在山岩或石柱上,并派人到国外传教,对以后佛教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引证解释
⒈ 梵语。或译作 阿输迦。意为 无忧王。为古 印度 名王 旃陀罗笈多 之孙, 宾头沙罗 之子,初奉婆罗门教,后皈依佛教,崇佛教为国教。颁布许多以佛教治国的敕令,刻在山岩或石柱上,并派人到国外传教,对以后佛教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引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一》:“阿育王 坏七塔,作八万四千塔,最初作大塔,在城南二里餘…… 阿育王 于此作 泥梨城。”
范文澜 《唐代佛教·佛教各宗派》:“公元前三世纪中,有 阿育王 信奉佛教,供养僧徒。”
国语辞典
阿育王[ ā yù wáng ]
⒈ 印度古代国王。梵语Aśoka,意译无忧。为古印度名王旃陀罗笈多之孙。西元前二百七十三年即位,在位期间,几乎统一全印度,后归依佛教,并大力推行佛教,广立碑敕传说阿育王在华氏城举行第三次佛典结集,并派人到国外传法,对后来佛教发展影响极大。
英语Ashoka (304-232 BC), Indian emperor of the Maurya Dynasty 孔雀王朝[Kong3 que4 Wang2 chao2], ruled 273-232 BC
德语Ashoka (Eig, Pers, 304 - 232 v.Chr.)
法语Ashoka
相关词语
- bà wáng zhī zī霸王之资
- ā sēng zhī jié阿僧秪劫
- chéng wáng bài zéi成王败贼
- ā jiā ā wēng阿家阿翁
- xué qián jiào yù学前教育
- wáng fù lì王馥荔
- wáng hóng wén王洪文
- wèi wáng chí魏王池
- zhāng wáng zhào lǐ张王赵李
- lí ā骊阿
- gāo zǔ wáng mǔ高祖王母
- gāo wáng高王
- rén yù仁育
- zǔ wáng fù祖王父
- wáng jì dé王骥德
- wēi wáng危王
- dào chí tài ē倒持泰阿
- dié wáng迭王
- wáng yáng dào王阳道
- wáng shuì王税
- chǒng yù宠育
- wáng guāng qí王光祈
- wáng jì pǐ王济癖
- ē yì qǔ róng阿意取容
- yǎng shì fǔ yù仰事俯育
- ā dì píng阿的平
- wú xià ā méng吴下阿蒙
- wáng fàn zhì王梵志
- xīn wáng心王
- sài niú wáng赛牛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