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贝多
贝多
词语解释
贝多[ bèi duō ]
⒈ 梵语pattra的音译。意为树叶。古印度常以多罗树叶写经。亦指佛陀在其下成道的菩提树。借指佛经。传说中的国名。
引证解释
⒈ 梵语的音译。意为树叶。古 印度 常以多罗树叶写经。亦指佛陀在其下成道的菩提树。
引《佛说自誓三昧经》:“佛告天子:昔吾出家,以汝为证;诣贝多树,汝復为证。”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木篇》:“贝多,出 摩伽陁国,长六七丈,经冬不凋。此树有三种:一者多罗娑力叉贝多;二者多梨婆力叉贝多;三者部婆力叉多罗多梨。并书其叶,部闍一色取其皮书之。贝多是梵语, 汉 翻为叶。贝多婆力叉者, 汉 言叶树也。 西域 经书,用此三种皮叶,若能保护,亦得五六百年。”
清 阎尔梅 《遂初园诗》:“东隣賸有逃禪地,更向 祗园 种贝多。”
亦译作“贝多罗”。 清 吴伟业 《送张玉甲宪长之官邛雅》诗之三:“欲问辟支诸佛土,贝多罗树即关头。”
清 陈维崧 《贺新郎·中元感怀》词:“亟倩兰陀张浄饌,抛作贝多罗子,早勘破人间生死。”
⒉ 借指佛经。
引唐 张鼎 《僧舍小池》诗:“贝多文字古,宜向此中翻。”
清 顾景星 《<楝亭集>序》:“贝多、金碧、象数、艺术,无所不窥。”
⒊ 传说中的国名。
引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上:“周成王 元年, 贝多国 人献舞萑, 周公 命返之。”
国语辞典
贝多[ bèi duō ]
⒈ 古代印度人将佛经书写于贝多树的叶子上,故以此语为佛经的代称。
引唐·李商隐〈题僧壁〉诗:「若信贝多真实语,三生同听一楼钟。」
相关词语
- guó bù duō jiān国步多艰
- duō cái wéi léi多才为累
- xiōng duō jí shǎo凶多吉少
- duō wén qiáng jì多闻强记
- guó shì duō jiān国事多艰
- hóng duō鸿多
- duō xǔ shǎo yǔ多许少与
- duō xīn shāng gǎn多心伤感
- duō ròu zhí wù多肉植物
- qī fěi bèi jǐn萋斐贝锦
- rén duō shǒu luàn人多手乱
- lì shǎo guān duō立少观多
- chī lì duō吃栗多
- duō lěi多垒
- bèi dài贝带
- duō yàng tǒng yī多样统一
- duō néng duō yì多能多艺
- rén duō què shǎo人多阙少
- duō sī多私
- chǐ rú biān bèi齿如编贝
- fán duō烦多
- duō qíng duō gǎn多情多感
- guì rén duō wàng贵人多忘
- duō qíng duō yì多情多义
- duō dòng zhèng多动症
- bèi cuò贝错
- póu duō zēng guǎ裒多增寡
- luàn lí duō zǔ乱离多阻
- duō huái gù wàng多怀顾望
- duō jiàn guǎ guì多贱寡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