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杯珓
杯珓
词语解释
杯珓[ bēi jiào ]
⒈ 见‘珓’。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桮筊”。占卜用具。一本作“杯珓”。
引宋 叶梦得 《石林燕语》卷一:“太祖皇帝 微时,尝被酒入 南京 高辛庙,香案有竹桮筊,因取以占己之名位。”
宋 程大昌 《演繁露·卜教》:“后世问卜于神有器名杯珓者,以两蚌壳投空郑地,观其俯仰,以断休咎……或以竹,或以木,略斵削使如蛤形,而中分为二,有仰有俯,故亦名杯珓。”
元 张国宾 《合汗衫》第二折:“我那 徐州 东岳庙 至灵至圣,有个玉杯珓儿,掷个上上大吉。”
章炳麟 《国故论衡·辨诗》:“古诗多詰詘不可诵,近体乃与杯珓讖辞相等。”
卜教。神前占卜休咎之器。 唐 韩愈 《谒衡岳庙》诗:“手持盃珓导我掷,云此最吉餘难同。”
宋 程大昌 《演繁露·卜教》:“后世问卜于神,有器名盃珓者,以两蚌壳投空掷地,观其俯仰,以断休咎。自有此制后,后人不专用蛤壳矣。或以竹,或以木,略斲削使如蛤形而中分为二,有仰有俯,故亦名盃珓。盃者,言蛤壳中空可以受盛,其状如盃也;珓者,本合为教,言神所告教现于此之俯仰也。”
国语辞典
杯珓[ bēi jiào ]
⒈ 在神明前占卜吉凶的器具。原用蚌壳投掷于地,视其俯仰情形,断其吉凶。后改用竹子或木片,做成蚌壳状替代。唐·韩愈〈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诗:「手持杯珓导我掷,云此最吉余难同。」也作「杯筊」、「杯校」、「杯教」、「碑珓」、「筊杯」、「珓杯」、「珓儿」。
英语pair of mussel-shaped objects thrown on the ground for divination purposes
相关词语
- jiāo bēi焦杯
- shān bēi山杯
- sān bēi liǎng zhǎn三杯两盏
- mén miàn bēi门面杯
- jiǔ bēi téng酒杯藤
- luǎn mù bēi卵幕杯
- qīng bēi倾杯
- bēi shuǐ zhī jìng杯水之敬
- chuán bēi huàn zhǎn传杯换盏
- bì tóng bēi碧桐杯
- jiě yǔ bēi解语杯
- chuán bēi sòng zhǎn传杯送盏
- fú bēi浮杯
- bēi jiào ér碑珓儿
- shàng mǎ bēi上马杯
- gōng yǐng bēi shé弓影杯蛇
- bì tǒng bēi碧筒杯
- xiàng zhù yù bēi象箸玉杯
- yīng luó bēi鹦螺杯
- gōng yǐng fú bēi弓影浮杯
- yù jiāo bēi玉交杯
- yù chí bēi尉迟杯
- bēi jiǔ yán huān杯酒言欢
- bēi jiǔ jiě yuàn杯酒解怨
- bēi jiǔ gē máo杯酒戈矛
- bēi zhì杯炙
- bēi míng zhī jìng杯茗之敬
- bēi pán láng jí杯盘狼籍
- bēi zhōng lù杯中渌
- lù bēi渌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