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夷
词语解释
伯夷[ bó yí ]
⒈ 商朝末年孤竹国君的儿子。他和弟弟叔齐,在周武王灭商以后,不愿吃周朝的粮食,一同饿死在首阳山(现山西省永济县南)。后人称颂他们能忠于故国。
英Bo Yi;
引证解释
⒈ 相传为 颛顼 之师。一说“亮”即“夷”字之误,隶书‘夷’字或作‘夷’,与‘亮’形近。见 清 王引之 《经义述闻·汉书》。
引《山海经·海内经》:“伯夷父 生 西岳,西岳 生 先龙,先龙 是始生 氐羌,氐羌乞 姓。”
郭璞 注:“伯夷父,顓頊 师,今 氐羌 其苗裔也。”
《吕氏春秋·尊师》:“帝顓頊 师 伯夷父。”
陈奇猷 校释:“《汉书·古今人表》作‘ 柏夷亮父 ’, 班固 自注云:‘ 顓頊 师’。案,柏、伯通。 伯夷 其氏…… 亮 其名,‘父’则是男子之美称也。”
⒉ 舜 的臣子, 齐太公 的祖先。参阅《史记·五帝本纪》。
引《书·舜典》:“帝曰:‘咨!四岳。有能典朕三礼?’僉曰:‘ 伯夷。’”
孔 传:“伯夷,臣名, 姜 姓。”
《墨子·尚贤中》:“伯夷 降典,哲民维刑。”
《文选·张衡<东京赋>》:“伯夷 起而相仪, 后夔 坐而为工。”
薛综 注:“伯夷,唐 虞 时明礼仪之官也。”
⒊ 商 末 孤竹君 长子。详“伯夷叔齐”。
引《孟子·公孙丑上》:“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进,乱则退, 伯夷 也。”
明 徐元 《八义记·公孙赴义》:“我死埋我在 伯夷 首阳山 根底,万古留传作话儿。”
国语辞典
伯夷[ bó yí ]
⒈ 神话传说中的神仙。
引《山海经·海内经》:「伯夷父生西岳,西岳生先龙,先龙始生氐羌,氐羌乞姓。」
晋·郭璞·注:「伯夷父颛顼师,今氐羌其苗裔也。」
⒉ 人名:(1) 舜的臣子,生卒年不详。(2) 孤竹君的长子,生卒年不详。参见「伯夷叔齐」条。
引《书经·舜典》:「有能典朕三礼,佥曰:『伯夷』。」
《孟子·公孙丑上》:「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进,乱则退,伯夷也。」
- qián yí虔夷
- jīn bó lì yán金伯利岩
- lǚ xiǎn ruò yí履险若夷
- shì xiǎn ruò yí视险若夷
- bí yí鼻夷
- chǔ zhī yí rán处之夷然
- xiá yí遐夷
- jǐng bó警伯
- zhāng bǎi lún张伯伦
- zhèng bó qiáo正伯侨
- bó shǐ伯始
- bó lǐ伯理
- bó niú zāi伯牛灾
- hǎi yí dào海夷道
- bó zhě伯者
- hóng bó宏伯
- tián lián qiān bó田连仟伯
- cháo yí巢夷
- xiāng bó zhòng相伯仲
- shuǐ xiān bó水仙伯
- wáng guān bó王官伯
- bó táo伯桃
- cán yí残夷
- bó dào伯道
- shào bó shù召伯树
- méi bó媒伯
- yí yì夷易
- lǐ bó yuán李伯元
- yí shuō夷说
- zhuān chéng bó专城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