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尺一
尺一
词语解释
尺一[ chǐ yī ]
⒈ 亦称“尺一牍”、“尺一板”。古时诏板长一尺一寸,故称天子的诏书为“尺一”。
⒉ 指书信。
引证解释
⒈ 亦称“尺一牘”、“尺一板”。古时诏板长一尺一寸,故称天子的诏书为“尺一”。
引《汉书·匈奴传上》:“汉 遗 单于 书,以尺一牘,辞曰:‘皇帝敬问 匈奴 大单于无恙’,所以遗物及言语云云。”
《东观汉记·杨政传》:“政 师事博士 范升。建武 中, 升 为太常丞,为去妻所诬告,坐事繫狱,当伏重罪…… 政 涕泣求哀,上即尺一出 升。”
《后汉书·陈蕃传》:“陛下宜採求失得,择从忠善。尺一选举,委尚书三公。”
李贤 注:“尺一,谓板长尺一,以写詔书也。”
《后汉书·舆服志下》“乘舆黄赤綬” 刘昭 注引 汉 卫宏 《汉旧仪》:“璽皆以 武都 紫泥封,青囊白素里,两端无缝,尺一板中约署。”
宋 陈与义 《遥碧轩作呈使君少隐时欲赴召》诗:“我本山中人,尺一唤起趋埃尘。”
清 顾炎武 《赠孙徵君奇逢》诗:“明廷来尺一,空谷賁蒲轮。”
⒉ 指书信。
引《古今小说·赵伯昇茶肆遇仁宗》:“多谢贵人脩尺一,西山制置逕相投。”
清 方文 《访吴锦雯不遇留此》诗之一:“板扉深巷掩,霉雨暮天寒。尺一授童女,归时抆泪看。”
国语辞典
尺一[ chǐ yī ]
⒈ 古代皇帝的诏版长一尺一寸,故称天子诏书为「尺一」。
引《后汉书·卷六六·陈蕃传》:「尺一选举,委尚书三公,使褒责诛赏,各有所归,岂不幸甚!」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奏启》:「杨秉耿介于灾异,陈蕃愤懑于尺一,骨鲠得焉。」
⒉ 书信。
引《喻世明言·卷一一·赵伯升茶肆遇仁宗》:「多谢贵人修尺一,西川制置迳相投 。」
相关词语
- rén jǐ yī shì人己一视
- zhòng zú yī jì重足一迹
- qīng shān yī fà青山一发
- sān chǐ tóng méng三尺童蒙
- yī qīng rú shuǐ一清如水
- yī chōng xìng ér一冲性儿
- èr shí yī jīng二十一经
- chǐ jǐng尺景
- yī pào tái一炮台
- tóng xīn yī dé同心一德
- dǒu sù chǐ bù斗粟尺布
- chǐ èr yuān jiā尺二寃家
- shí yī ér shuì十一而税
- yī qí bàn qiāng一旗半鎗
- yī lì chéng dāng一力承当
- yī nǐng shēn一拧身
- huǐ yù bù yī毁誉不一
- yī zhòng yī yǎn一重一掩
- yī wú suǒ néng一无所能
- gōu chǐ钩尺
- yī yì zhī dì一易之地
- yī zhōu zāo一周遭
- dé cùn rù chǐ得寸入尺
- yī chàng sān tàn一倡三叹
- bù shí yī dīng不识一丁
- yī dài ér一代儿
- shèng jí yī shí盛极一时
- dà yī huì大一会
- yī wàng ér zhī一望而知
- yī dié lián一迭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