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负鼎
负鼎
词语解释
负鼎[ fù dǐng ]
⒈ 指伊尹背负鼎俎见汤,喻以烹调致汤王道之事。《史记·殷本纪》:“伊尹名阿衡。阿衡欲于汤而无由,乃为有莘氏媵臣,负鼎俎,以滋味说汤,致于王道。”唐李白《送梁四归东平》诗:“殷王期负鼎,汶水起垂竿。”宋叶适《魏华甫鹤山书院》诗:“垂竿桐江笑短弱,负鼎莘野嫌豪粗。”后用以指辅佐帝王,担当治国之任。
引证解释
⒈ 指 伊尹 背负鼎俎见 汤,喻以烹调致 汤 王道之事。 《史记·殷本纪》:“伊尹 名 阿衡。
引阿衡 欲于 汤 而无由,乃为 有莘氏 媵臣,负鼎俎,以滋味説 汤,致于王道。”
唐 李白 《送梁四归东平》诗:“殷王 期负鼎, 汶水 起垂竿。”
宋 叶适 《魏华甫鹤山书院》诗:“垂竿 桐江 笑短弱,负鼎 莘野 嫌豪粗。”
后用以指辅佐帝王,担当治国之任。 《后汉书·马援传论》:“马援 腾声 三辅,遨游二帝,及定节立谋,以干时主,将怀负鼎之愿,盖为千载之遇焉。”
《晋书·纪瞻传》:“臣以凡庸,邂逅遭遇,劳无负鼎,口不商歌,横逢大运,频烦饕窃。”
唐 崔湜 《景龙二年春日赴襄阳途中言志》诗:“进无负鼎説,退惭补袞诗。”
国语辞典
负鼎[ fù dǐng ]
⒈ 传说商时的伊尹原来是有莘氏女的陪嫁之臣,为一庖人。他背负鼎俎,以滋味游说汤,汤因而任以为相。后来伊尹助汤灭了夏桀。见《史记·卷三·殷本纪》。
相关词语
- fù héng jù dǐng负衡据鼎
- fù yào负要
- dǐng zhōng鼎钟
- jiǎn è zì fù謇谔自负
- fù fá负罚
- dǐng yù鼎玉
- shǐ ér fù tú豕而负涂
- dǐng zú sān fēn鼎足三分
- fù kǒu负口
- dǐng xiàng鼎象
- shāng fù伤负
- dǐng sī鼎司
- fù jí负急
- fù wéi负违
- fù héng负衡
- fù bó负博
- fù wǎn负挽
- fù zhōu负舟
- dǐng chēng yǒu ěr鼎铛有耳
- fù suàn负算
- qián tú wèn dǐng潜图问鼎
- fù bǐ负鄙
- sān fēn dǐng lì三分鼎立
- fù jué负爵
- gū ēn fù yì辜恩负义
- fù liǎn负摙
- fù yǐ负倚
- dǐng zú jiè鼎足戒
- fù dǒu负斗
- fù sú zhī lèi负俗之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