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父师
父师
词语解释
父师[ fù shī ]
⒈ 即太师。上古三公之一。
⒉ 即大司成。太子的师傅,掌国学之教。
⒊ 上古告老还乡的大夫。
⒋ 对长者的尊称。
⒌ 对师长的敬称。
⒍ 指基督教传教士。
引证解释
⒈ 即太师。上古三公之一。
引《书·微子》:“微子 若曰:‘父师、少师, 殷 其弗或乱正四方。’”
孔 传:“父师,太师。”
《汉书·五行志上》:“降及於 殷,箕子 在父师位而典之。”
颜师古 注:“父师,即太师, 殷 之三公也。 箕子,紂 之诸父而为太师,故曰父师。”
⒉ 即大司成。太子的师傅,掌国学之教。
引《礼记·文王世子》:“乐正司业,父师司成。”
孔颖达 疏:“父师,主太子成就其德行也。”
孙希旦 集解:“父师,即大司成也。乐正掌国学之政,故世子之学业,乐正之所主;大司成总国学之教,故世子学业之成,大司成之所主也。”
⒊ 上古告老还乡的大夫。
引《仪礼·乡饮酒礼》“主人就先生而谋賔介” 汉 郑玄 注:“古者年七十而致仕,老於乡里。大夫名曰父师,士名曰少师。”
⒋ 对长者的尊称。
引《汉书·叙传上》:“是所望於父师矣。”
颜师古 注:“齿为诸父,尊之如师,故曰父师。”
⒌ 对师长的敬称。
引宋 朱熹 《<中庸章句>序》:“於是推本 尧 舜 以来相传之意,质以平日所闻父师之言,更互演绎,作为此书。”
宋 周必大 《池阳四咏》之二:“向来稍喜《唐风集》,今信 樊川 是父师。”
⒍ 指基督教传教士。
引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洎 元 明 时,虽有一二景教父师,以教理暨历算质学于 中国,而其道非盛。”
相关词语
- cù guó sàng shī蹙国丧师
- cūn fù村父
- gǔ fù cán mǔ谷父蚕母
- cóng zǔ zǔ fù从祖祖父
- fù xī zǐ hé父析子荷
- quán shī全师
- tián shī田师
- fù mǔ ēn qín父母恩勤
- liú shī gē刘师哥
- zǔ wáng fù祖王父
- shī pó jīng师婆粳
- rèn fù任父
- mén fù门父
- shī lǎo bīng pò师老兵破
- bài cì zhī shī拜赐之师
- fù běn父本
- fù shī妇师
- yī guò bù fù一过不父
- páng shī旁师
- yù bǎn shī玉板师
- jiào wú cháng shī教无常师
- tú shī徒师
- zuì tài shī醉太师
- zhāng fù jiàn jù章父荐屦
- shī zǐ wǔ师子舞
- bǎng shī榜师
- shī xīn zì shì师心自是
- mí xiǎng láo shī糜饷劳师
- zú zǔ fù mǔ族祖父母
- shī jì师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