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格诗
格诗
词语解释
格诗[ gé shī ]
⒈ 介于今体诗与古体诗之间的一种诗体,或称半格诗。
⒉ 在科举中作为标准规格的诗。
引证解释
⒈ 介于今体诗与古体诗之间的一种诗体,或称半格诗。 清 纳兰性德 《渌水亭杂识》卷四:“建安 无偶句, 西晋 颇有之,日盛月加,至 梁 陈 谓之格诗,有排偶而无粘。 沉 宋 又加翦裁,成五言 唐 律。
引《长庆集》中尚有半格诗。”
清 汪立铭 《白香山后集格诗注》:“顾格诗之义虽亡考,而见诸公之文章者可证……由是观之,格者但别於律诗之谓,公前集既分古调乐府、歌行以类各次於讽諭、閒适、感伤之卷,后集不復分类别卷,遂统称之曰格诗耳。时本於十一卷之首,格诗下復繫歌行杂体字,是以格诗另为古诗之一体矣。”
⒉ 在科举中作为标准规格的诗。
引《旧五代史·晋书·李怿传》:“时常侍 张文宝 知贡举,中书奏落进士数人,仍请詔翰林学士院作一诗一赋,下礼部,为举人格样。学士 竇梦徵、张礪 辈撰格诗格赋各一,送中书,宰相未以为允。”
国语辞典
格诗[ gé shī ]
⒈ 五、七言古体诗。在白居易的长庆集后集中,特别标举格诗一目。相对于律诗而言。
⒉ 在科举中作为标准规格的诗。
引《旧五代史·卷九二·晋书·李怿传》:「学士窦梦征、张砺辈撰格诗格赋各一,送中书,宰相未以为允。」
相关词语
- shī mào诗貌
- yuàn shī háng怨诗行
- shī lǐ zhī xùn诗礼之训
- gé bù xiāng rù格不相入
- gé shā wú lùn格杀无论
- cuī zhuāng shī催妆诗
- lóng shé zhī shī龙蛇之诗
- bǎng gé榜格
- gòng shī贡诗
- gé lǎn格览
- gé guǐ格轨
- shī cún诗存
- hé mǎ shǐ shī荷马史诗
- shī qiáng诗墙
- nì gé逆格
- gé chì格敕
- qǐn gé寝格
- liù shī六诗
- jùn gé峻格
- shěn shī rèn bǐ沈诗任笔
- jù gé拒格
- shī dí诗敌
- gé fàn格范
- bǐ gé笔格
- bā āi shī八哀诗
- liàn gé炼格
- nài gé耐格
- gé yàng格样
- xuě shī雪诗
- yàn zú jì shī燕足系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