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海苔
海苔
词语解释
海苔[ hǎi tái ]
⒈ 海中的苔类植物。古纸名。
引证解释
⒈ 海中的苔类植物。
引《文选·左思<吴都赋>》:“江蘺之属,海苔之类。”
刘逵 注:“海苔,生海水中。正青,状如乱髮,乾之亦盐藏,有汁,名曰濡苔。”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十·干苔》:“此海苔也,彼人乾之为脯…… 张华 《博物志》云:‘石髮生海中者,长尺餘,大小如韭叶,以肉杂蒸食极美。’ 张勃 《吴録》云:‘江蘺生海水中,正青似乱髮,乃海苔之类也。’”
鲁迅 《故事新编·理水》:“至于那些下民,他们有的是榆叶和海苔。”
⒉ 古纸名。
引晋 王嘉 《拾遗记·晋时事》:“﹝帝﹞即於御前赐青铁砚,此铁是 于闐国 所出……侧理纸万番,此 南越 所献。后人言‘陟里’,与‘侧理’相乱,南人以海苔为纸,其理纵横邪侧,因以为名。”
唐 杨巨源 《酬崔驸马惠笺百张兼贻四韵》:“捧持价重凌云叶,封裹香深笑海苔。”
国语辞典
海苔[ hǎi tái ]
⒈ 植物名。石莼科海苔属。体略呈圆形、无孔,边缘甚绉缩,高约九至十公分,色黄绿。生长在浅海岩石上,可食用。
英语nori
德语Nori [ jap. Oberbegriff für Eßbare Algen, z.B. Porphyra tenera, Porphyra yezoensis ] (S, Ess)
法语Nori
相关词语
- hǎi shuǐ dàn huà海水淡化
- dǎo hǎi yí shān倒海移山
- hǎi běi tiān nán海北天南
- nán hǎi bó南海舶
- jiāng fān hǎi dǎo江翻海倒
- hǎi nán shěng海南省
- ēn shān yì hǎi恩山义海
- liáo hǎi gù jiā辽海故家
- hǎi nèi dàn rán海内澹然
- hǎi bù bō yì海不波溢
- běi yáng hǎi jūn北洋海军
- hǎi biāo海颷
- shì shān méng hǎi誓山盟海
- hǎi cì海次
- héng hǎi zhì横海志
- sǎ hǎi là洒海剌
- zhuǎn hǎi huí tiān转海回天
- mù jū hǎi chǔ木居海处
- hǎi chí海池
- kuān hóng hǎi liàng宽洪海量
- hǎi chún海漘
- hǎi kuò tiān gāo海阔天高
- chén hǎi尘海
- hǎi lóng jūn海龙君
- xiǎn xīng hǎi冼星海
- zhāng shēng zhǔ hǎi张生煮海
- yì hǎi ēn shān义海恩山
- qīng tóng hǎi青铜海
- chóu shān mèn hǎi愁山闷海
- hǎi yí dào海夷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