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建鼓
建鼓
词语解释
建鼓[ jiàn gǔ ]
⒈ 古时军队作战,立晋鼓以指挥进退,谓之建鼓。
⒉ 鼓名。亦称植鼓。鼓身长而圆,用一木柱直贯鼓身,以为支柱。
引证解释
⒈ 古时军队作战,立晋鼓以指挥进退,谓之建鼓。
引《左传·哀公十三年》:“日旰矣,大事未成,二臣之罪也。建鼓整列,二臣死之,长幼必可知也。”
孔颖达 疏:“建,立也。立鼓击之与战也。”
《国语·吴语》:“十旌一将军,载常建鼓,挟经秉枹。”
韦昭 注:“鼓,晋鼓也。 《周礼》:‘将军执晋鼓。’建,谓为楹而树之。”
按《周礼·地官·鼓人》“以晋鼓鼓金奏” 郑玄 注:“晋鼓长六尺六寸。”
⒉ 鼓名。亦称植鼓。鼓身长而圆,用一木柱直贯鼓身,以为支柱。
引《庄子·天运》:“吾子使天下无失其朴,吾子亦放风而动,总德而立矣,又奚杰然若负建鼓而求亡子者邪!”
《汉书·何并传》:“林卿 既去,北渡 涇 桥,令骑奴还至寺门,拔刀剥其建鼓。”
颜师古 注:“建鼓,一名植鼓。建,立也,谓植木而旁悬鼓也。县有此鼓者,所以召集号令,为开闭之时。”
《文献通考·乐九》:“陈氏 《乐书》曰:《明堂位》曰:‘ 殷 楹鼓。’以《周官》考之,《太僕》:‘建路鼓於大寝之门外。’《仪礼·大射》:‘建鼓在阼阶西南鼓。’则其所建楹也。是楹为一楹而四稜也,贯鼓於端,犹四植之桓圭也。 《庄子》曰:‘负建鼓。’建鼓可负,则以楹贯而置之矣。 《商颂》曰‘置我鞉鼓’是也。 魏 晋 以后,復 商 置而植之,亦谓之建鼓。 隋 唐 又栖翔鷺於其上,国朝因之。其制高六尺六寸,中植以柱,设重斗方盖,蒙以珠网,张以絳紫绣罗,四角有六龙竿,皆衔流苏璧璜,以五綵羽为饰,竿首亦为翔鷺,旁又挟鼙、应二小鼓而左右。然《诗》言‘应田县鼓’,则 周 制应田在县鼓之侧,不在建鼓旁矣。”
相关词语
- huān xīn gǔ wǔ欢忻鼓舞
- gǔ jiàn鼓谏
- gǔ shuāi lì jìn鼓衰力尽
- chǔ yán gǔ楚严鼓
- jiàn chén建陈
- pāo jīn qì gǔ抛金弃鼓
- guān gǔ关鼓
- shōu tián gǔ收田鼓
- jiàn tǒng建统
- gǔ táo鼓鼗
- gǔ wài quān鼓外圈
- bù gǔ步鼓
- gāo gǔ鼛鼓
- gǔ zhì鼓智
- jiàn shù建竖
- jiàn bì建弼
- jì lǐ gǔ记里鼓
- gǔ nù鼓怒
- huì gǔ会鼓
- wǎ gǔ瓦鼓
- qì gǔ鼜鼓
- wū shàng jiàn líng屋上建瓴
- gǔ jiū鼓揪
- gǔ zhù鼓筑
- gǔ jiǎo xiāng wén鼓角相闻
- gǔ dú鼓毒
- jiàn chén yuè建辰月
- huǒ gǔ火鼓
- xiǎo jūn gǔ小军鼓
- jiàn nián建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