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长
词语解释
君长[ jūn zhǎng ]
⒈ 君主。
英monarch;
⒉ 部落的首领。
英tribal leader;
引证解释
⒈ 国君与卿大夫。
引《周礼·秋官·朝大夫》:“日朝,以听国事故,以告其君长。”
郑玄 注:“君谓其国君,长其卿大夫也。”
《礼记·祭统》:“上则顺於鬼神,外则顺於君长。”
孔颖达 疏:“‘外则顺於君长’者,谓朝廷也。出事公卿,故云外也。”
⒉ 天子或诸侯。
引《礼记·表记》:“是以不废日月,不违龟筮,以敬事其君长。”
孔颖达 疏:“君谓天子;言长者,兼诸侯相朝,小国之於大国也。”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记地传》:“亲 以上至 句践,凡八君,都 瑯琊 二百二十四岁。 无疆 以上覇,称王; 之侯 以下微弱,称君长。”
清 袁枚 《随园随笔·诗文著述》:“《诗》疏:外诸侯曰君,内诸侯曰长,犹 汉 之官制,万户以上称令,不及万户称长也。今混称令长,君长。”
郭沫若 《星空》诗:“我们何有于君长神圣?何有于礼教文明?”
⒊ 古代少数民族部落之酋长。按,此指 夜郎 王正妻。
引《史记·五帝本纪》:“﹝ 舜 ﹞遂见东方君长。”
唐 韩愈 《乌氏庙碑铭》:“处北者,家 张掖 ;或入夷狄,为君长。”
宋 曾巩 《请访问高骊世次札子》:“其使者,宜知其国之君长,兴坏本末,名及世次。”
明 屠隆 《綵毫记·他乡持正》:“夫人,君长正妻,寡居守节。”
国语辞典
君长[ jūn zhǎng ]
⒈ 君王与长官。
引《周礼·秋官·朝大夫》:「日朝以听国事故,以告其君长。」
汉·郑玄·注:「君谓其国君,长,其卿大夫也。」
《韩非子·忠孝》:「汤武自以为义而弑其君长。」
⒉ 部落的酋长。
引《史记·卷一一〇·匈奴传》:「而晋北有林胡、楼烦之戎,燕北有东胡、山戎。各分散居谿谷,自有君长,往往而聚者百有余戎,然莫能相一。」
《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当虏救死扶伤不给,旃裘之君长,咸震怖。乃悉征左右贤王,举引弓之民,一国共攻而围之。」
英语(old) sovereign, tribal leader
- hù jiē jūn zǐ护阶君子
- zhèng jūn lǐ郑君里
- de jūn得君
- rì yǐn yuè cháng日引月长
- fēi liú duǎn cháng飞流短长
- jiǎ cháng tóu贾长头
- lǜ yù jūn緑玉君
- bǎi qín cháng百禽长
- cháng yī bù bài长揖不拜
- fāng jīn cháng páo方巾长袍
- bā jūn zǐ八君子
- rì cháng sì suì日长似岁
- zhāo jūn cūn昭君村
- wū tái shǐ jūn乌台使君
- chéng cháng gēng程长庚
- hè cháng fú duǎn鹤长鳬短
- yuè jiǎ míng jūn越甲鸣君
- chū zhèn zhī jūn出震之君
- shě duǎn yòng cháng舍短用长
- cháng ān shào nián长安少年
- féng cháng lè冯长乐
- shǎo jūn shù少君术
- hóng dōu shǎo jūn鸿都少君
- fèi shū cháng tàn废书长叹
- jù rén cháng dé巨人长德
- qiāng láng jūn篬筤君
- zuǐ kuài shé cháng嘴快舌长
- wén jūn lú文君垆
- sān cháng sì duǎn三长四短
- hǎi lóng jūn海龙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