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流沫
流沫
词语解释
流沫[ liú mò ]
⒈ 谓水势激湍腾沫。飞溅的浪花。谓口中流涎沫。传布。
引证解释
⒈ 谓水势激湍腾沫。
引《庄子·达生》:“孔子 观於 吕梁,县水三十仞,流沫四十里,黿鼉鱼鳖之所不能游也。”
南朝 宋 谢灵运 《还旧园作见颜范二中书》诗:“流沫不足险,石林岂为艰。”
宋 苏轼 《百步洪》诗之一:“四山眩转风掠耳,但见流沫生千涡。”
⒉ 飞溅的浪花。
引《淮南子·俶真训》:“人莫鉴於流沫而鉴於止水者,以其静也。”
明 方孝孺 《观海楼记》:“苟识其理,则浮沤流沫,举足为学者师。”
⒊ 谓口中流涎沫。
引汉 扬雄 《解嘲》:“顩颐折頞,涕唾流沫。”
南朝 梁 刘孝标 《广绝交论》:“顩颐蹙頞,涕唾流沫。”
⒋ 传布。
引梁启超 《<经世文新编>序》:“於是新法新理,新器新製,新学新政,日出月盛,流沫於各邦,芬芳於大地。”
国语辞典
流沫[ liú mò ]
⒈ 水流激起的泡沫。
引《文选·谢灵运·还旧园作见颜范二中书》:「流沫不足险,石林岂为艰。」
唐·柳宗元〈钴鉧潭记〉:「流沫成轮,然后徐行。」
⒉ 口水。
引《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加以顩颐蹙頞,涕唾流沫。」
相关词语
- liú guāng yì shì流光易逝
- fēi liú duǎn cháng飞流短长
- èr liú dà guà二流大挂
- yuán qīng liú qīng源清流清
- liú sòng流送
- liú nèi流内
- liú huāng流荒
- liú hàn jiā bèi流汗浃背
- yīng liú英流
- liú shuǐ shēng chǎn流水生产
- wú zhuó liú吴浊流
- xiě hú liú lā血糊流拉
- chéng liú乘流
- liú tì tòng kū流涕痛哭
- kǎn zhǐ liú xíng坎止流行
- jùn liú俊流
- liú xuè qiān lǐ流血千里
- qí liú棋流
- liú yù流御
- liú sī流凘
- chóu yīng rú liú酬应如流
- dì èr liú第二流
- liú hé流和
- fēn fēng pǐ liú分风劈流
- fēng liú bó làng风流博浪
- shì liú士流
- rǒng liú宂流
- rì yuè rú liú日月如流
- fàng dàn fēng liú放诞风流
- lí liú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