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律诗
律诗
词语解释
律诗[ lǜ shī ]
⒈ 中国旧诗体裁之一,形成于唐朝,每首诗八句,二、四、六、八句要押韵,三四两句、五六两句要对偶,字的平仄有定规,有五律(五个字一句)、七律(七个字一句)两种。
英lushi,a poem of eight lines;
引证解释
⒈ 诗体名。近体诗的一种。起源于 南北朝,成熟于 唐 初。格律要求严格。分五言、七言两种,简称五律、七律。以八句为定格。每句有一定的平仄格式;双句押韵,以押平声为常,首句可押可不押。中间四句除特殊情况外必须对偶。亦偶有六律。其句数在八句以上者称排律。
引《新唐书·文艺上·杜甫传赞》:“唐 兴,诗人承 陈隋 风流,浮靡相矜。至 宋之问、沉佺期 等,研揣声音,浮切不差,而号‘律诗’,竞相袭沿。”
宋 洪适 《<元氏长庆集>原跋》:“声势沿顺,属对稳切者为律诗,以七言、五言为两体。”
清 王应奎 《柳南随笔》卷三:“律诗起於初 唐,而实肧胎於 齐 梁 之世。”
国语辞典
律诗[ lǜ shī ]
⒈ 一种近体诗。形成于唐初,每首八句,二、四、六、八句要押韵,三四、五六两句要对仗,每句有一定的平仄。可分为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两种。
相关词语
- shī mào诗貌
- yuàn shī háng怨诗行
- shī lǐ zhī xùn诗礼之训
- cuī zhuāng shī催妆诗
- lóng shé zhī shī龙蛇之诗
- gòng shī贡诗
- nián lǜ年律
- tōng lǜ通律
- shī cún诗存
- jié lǜ cǎo劫律草
- hé mǎ shǐ shī荷马史诗
- shī qiáng诗墙
- lǜ fěng律讽
- jiǔ lǜ酒律
- wǔ yán cháng lǜ五言长律
- liù shī六诗
- shěn shī rèn bǐ沈诗任笔
- zú lǜ lǜ足律律
- shī dí诗敌
- bā āi shī八哀诗
- xuě shī雪诗
- yàn zú jì shī燕足系诗
- liú yún xiǎo shī流云小诗
- shī lǐ fā zhǒng诗礼发冢
- xià chǎng shī下场诗
- lǜ zhǎn律斩
- shī chéng诗城
- dì shī tǒng递诗筒
- cì shī刺诗
- diǎn lǜ典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