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皮肤
皮肤
词语解释
皮肤[ pí fū ]
⒈ 指身体的表面覆盖层,由复层鳞状上皮及毛发、汗腺和皮脂腺等构成,起保护、调节体温及排泄等作用。
例被晒黑的皮肤。
英skin;
⒉ 比喻肤浅;浅近。
例皮肤之见。
英superficial;
引证解释
⒈ 身体表面包在肌肉外部的组织。人和高等动物的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三层组成,有保护、感觉、分泌、排泄等作用。
引《东观汉记·明德马皇后传》:“梦有小飞虫万数,随著身入皮肤中。”
唐 杜荀鹤 《送僧赴黄山沐汤泉》诗:“患身是幻逢禪主,水洗皮肤语洗心。”
⒉ 借指外部,表面。
引《文子·道德》:“故上学以神听,中学以心听,下学以耳听,以耳听者,学在皮肤;以心听者,学在肌肉,以神听者,学在骨髓。”
《朱子语类》卷一一七:“不可只就皮肤上看事,亦不可只就皮肤上理会。”
⒊ 引申为浅近、肤浅。
引宋 曾巩 《上欧阳学士第一书》:“周游当世,常斐然有扶衰救缺之心,非徒嗜皮肤,随波流,搴枝叶而已也。”
国语辞典
皮肤[ pí fū ]
⒈ 高等动物身躯外部的皮膜,由外而内分有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三层,具有保护、呼吸、排泄或调节体温等功用。
相关词语
- pí huáng皮簧
- wǔ yáng pí五羊皮
- lù pí gōng鹿皮公
- zhān pí dài gǔ粘皮带骨
- mí fū麋肤
- tuì pí退皮
- huáng pí guā sōu黄皮刮廋
- fū lì肤立
- liàng pí zǐ亮皮子
- bō chuáng yǐ fū剥床以肤
- qiáng shàng ní pí墙上泥皮
- juàn dì pí卷地皮
- guāng pí sàn ér光皮散儿
- yú pí dá zǐ鱼皮鞑子
- zhuā pò miàn pí抓破面皮
- shàn pí shàn liǎn讪皮讪脸
- pí hún tún皮馄饨
- zhuī fū bāo tǐ椎肤剥体
- bō fū zhuī suǐ剥肤锥髓
- fū sù gǔ lì肤粟股栗
- niú pí tǒng牛皮筒
- xié pí邪皮
- pō pí lài ròu泼皮赖肉
- fū zhī肤知
- pí yóu皮油
- yǒu dù pí有肚皮
- lóng pí shàn zi龙皮扇子
- fū jiàn jiǎn shí肤见谫识
- pí xuē yè ér皮靴页儿
- pí kē ér皮科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