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三卿
三卿
词语解释
三卿[ sān qīng ]
⒈ 指古代的司徒、司马、司空。汉改司马为太尉。
⒉ 指上、中、下卿。
⒊ 指春秋晋之韩、魏、赵三大卿族。
引证解释
⒈ 指古代的司徒、司马、司空。 汉 改司马为太尉。
引《礼记·王制》:“大国三卿,皆命於天子。”
孔颖达 疏:“崔氏 云:三卿者,依 周 制而言,谓立司徒,兼冢宰之事;立司马,兼宗伯之事;立司空,兼司寇之事。故《春秋左传》云:季孙 为司徒, 叔孙 为司马, 孟孙 为司空,此是三卿也。”
汉 蔡邕 《故太尉乔玄庙碑》:“出将边营,入掌机密,歷三卿,同三司。”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八:“汉 以司徒、司马、司空为宰相。盖六国时有此三卿。 汉 採用之,但改司马曰太尉。”
⒉ 指上、中、下卿。
引《公羊传·襄公十一年》:“春,王正月,作三军。三军者何?三卿也。”
何休 注:“为军置三卿官也。卿、大夫爵号大同小异。方据上卿道中下,故总言三卿。”
⒊ 指 春秋 晋 之 韩、魏、赵 三大卿族。
引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渠水》:“中牟 在 春秋 之时,为 郑 之堰也,及三卿分 晋,则在 魏 之邦土。”
国语辞典
三卿[ sān qīng ]
⒈ 司徒、司马、司空。
引《礼记·王制》:「大国三卿,皆命于天子。」
唐·孔颖达·正义:「崔氏云:『三卿者,依周制而言,谓立司徒,兼冢宰之事;立司马,兼宗伯之事;立司空,兼司寇之事。』」
相关词语
- jīn sān pǐn金三品
- sān liáng chén三良臣
- sān tiáo zhú三条烛
- sān chǐ tóng méng三尺童蒙
- sān mù sān xūn三沐三薰
- máo lú sān gù茅庐三顾
- bā sān lǎn sì巴三览四
- shí sān kē十三科
- mù sì zhāo sān暮四朝三
- sān bù yí三不宜
- sān rén yuè三人月
- èr sān qí jié二三其节
- sān bēi liǎng zhǎn三杯两盏
- sān hǎo èr qiè三好二怯
- dǐng zú sān fēn鼎足三分
- sān rén wèi zhòng三人为众
- kuáng sān zhà sì狂三诈四
- sān shǒu liù bì三首六臂
- sān shēng dù mù三生杜牧
- sān zhì wǔ cāi三智五猜
- sān zhēn fù三贞妇
- jiǔ liè sān zhēn九烈三贞
- sān gēng zǎo三更枣
- dà pú sān rì大酺三日
- sān hǎo liǎng dǎi三好两歹
- yī chàng sān tàn一倡三叹
- sān fǔ yǎng三釜养
- sān yán sǎn gài三檐伞盖
- dù shù sān miè肚束三篾
- tí jiàn sān xún蹄閒三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