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三停
三停
词语解释
三停[ sān tíng ]
⒈ 三成;三部分。
⒉ 书法理论把某些字的结构分成上、中、下三段,称三停。见明李淳《大字结构法》。
⒊ 相法术语。相面者以人体及面部各分三部,称上中下三停。三停齐等为福相。
引证解释
⒈ 三成;三部分。
引宋 韩琦 《六月六日雨后过岳庙》诗:“虽妨麦始三停穫,且见苗知一半收。”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三停来是闺怨相思,折半来是尤云殢雨。”
《水浒传》第八三回:“三停之内,截他二停粮船也好。”
⒉ 书法理论把某些字的结构分成上、中、下三段,称三停。见 明 李淳 《大字结构法》。
⒊ 相法术语。相面者以人体及面部各分三部,称上中下三停。三停齐等为福相。
引明 谢谠 《四喜记·诗礼趋庭》:“三停既等齐,五岳相朝起。”
《金瓶梅词话》第二九回:“这位娘子,三停平等,一生衣禄无亏。”
国语辞典
三停[ sān tíng ]
⒈ 三部分。(1) 术数用语。相术家以人体的头为上停,腰为中停,足为下停;又面部则 以天中至印堂为上停,山根至准头为中停,人中至地阁为下停。(2)字的结构可分为上中下三段的,称为「三停」。
引《金瓶梅·第二九回》:「这位娘子,三停平等,一生衣禄无亏。」
⒉ 三成。
引《董西厢·卷一》:「三停来是闺怨相思,折半来是尤云?雨。」
相关词语
- jīn sān pǐn金三品
- sān liáng chén三良臣
- sān tiáo zhú三条烛
- sān chǐ tóng méng三尺童蒙
- sān mù sān xūn三沐三薰
- máo lú sān gù茅庐三顾
- bā sān lǎn sì巴三览四
- shí sān kē十三科
- mù sì zhāo sān暮四朝三
- sān bù yí三不宜
- sān rén yuè三人月
- èr sān qí jié二三其节
- sān bēi liǎng zhǎn三杯两盏
- sān hǎo èr qiè三好二怯
- dǐng zú sān fēn鼎足三分
- sān rén wèi zhòng三人为众
- kuáng sān zhà sì狂三诈四
- sān shǒu liù bì三首六臂
- sān shēng dù mù三生杜牧
- sān zhì wǔ cāi三智五猜
- sān zhēn fù三贞妇
- jiǔ liè sān zhēn九烈三贞
- sān gēng zǎo三更枣
- dà pú sān rì大酺三日
- sān hǎo liǎng dǎi三好两歹
- yī chàng sān tàn一倡三叹
- sān fǔ yǎng三釜养
- sān yán sǎn gài三檐伞盖
- dù shù sān miè肚束三篾
- tí jiàn sān xún蹄閒三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