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山中宰相
山中宰相
词语解释
山中宰相[ shān zhōng zǎi xiàng ]
⒈ 南朝梁陶弘景隐居于句容句曲山(即茅山,在江苏省西南部)。梁武帝时礼聘不出,国家每有大事常前往咨询。时人称之为“山中宰相”。见《南史·隐逸传下·陶弘景》。唐徐夤《岚似屏风》诗:“山中宰相陶弘景,谷口耕夫郑子真。”后亦用以称有宰相之才而不用于世之士。
引证解释
⒈ 南朝 梁 陶弘景 隐居于 句容句曲山 (即 茅山,在 江苏省 西南部)。 梁武帝 时礼聘不出,国家每有大事常前往咨询。时人称之为“山中宰相”。见《南史·隐逸传下·陶弘景》。
引唐 徐夤 《岚似屏风》诗:“山中宰相 陶弘景,谷口耕夫 郑子真。”
后亦用以称有宰相之才而不用于世之士。 《宋史·隐逸传中·邓考甫》:“予自谓山中宰相,虚有其才也;自谓文冒先生,虚有其词也。不得大用於盛世,亦无憾焉,盖有天命尔。”
清 吴翊 《洞庭山馆呈司寇东海公》诗之二:“江 左文章分史局,山中宰相起经楼。”
亦省称“山相”。 唐 郑谷 《蔡处士》诗:“旨趣 陶山相,诗篇 沉隐侯。”
国语辞典
山中宰相[ shān zhōng zǎi xiàng ]
⒈ 南朝梁陶弘景隐居句曲山,朝廷礼聘不出,武帝遇有国家大事,经常前往咨询请教,时人称之为「山中宰相」。典出《南史·卷七六·隐逸传下·陶弘景传》。后亦以山中宰相称空有宰相之才而不为当世所用的人。
引《宋史·卷四五八·隐逸传中·邓考甫传》:「予自谓山中宰相,虚有其才也;自谓文昌先生,虚有其词也。不得大用于盛世,亦无憾焉,盖有天命尔。」
相关词语
- yù shān guì玉山桂
- dǎo hǎi yí shān倒海移山
- zhěn shān bì jiāng枕山臂江
- làng zǐ zǎi xiàng浪子宰相
- qīng shān yī fà青山一发
- shān yǔ山雨
- shǒu wěi xiāng yuán首尾相援
- shí xiāng jù zú十相俱足
- xíng yǐng xiāng fù形影相附
- gè zhōng miào qù个中妙趣
- zhōng xiàn dēng中线灯
- xiāng lèi xiāng cóng相类相从
- dōng shān jī东山屐
- rén zhě lè shān仁者乐山
- lín cì xiāng bǐ鳞次相比
- jīn xiāng yù yìng金相玉映
- qīng shān jiā青山家
- wán shān岏山
- fù xīn xiāng zhào腹心相照
- bǎo xiāng zhī宝相枝
- shān bēi山杯
- liǎng zhōng两中
- qí dòu xiāng jiān萁豆相煎
- dǎ zhòng huǒ打中伙
- bí shān鼻山
- ēn shān yì hǎi恩山义海
- xī shān rì bó西山日薄
- gé bù xiāng rù格不相入
- xuān zhōng hè轩中鹤
- shān mù zì kòu山木自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