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食邑
食邑
词语解释
食邑[ shí yì ]
⒈ 靠封邑租税生活。
⒉ 指古代君主赐予臣下作为世禄的封地。
⒊ 唐宋时亦作为一种赐予宗室和高级官员的荣誉性加衔。
引证解释
⒈ 靠封邑租税生活。
引《国语·晋语四》:“大夫食邑。”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阴沟水》:“东南流,逕 山桑 邑南,俗谓之 北平城,昔 文钦 之封 山桑侯,疑食邑于此。”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论文上·斅艺斋文》:“诸侯之国,大夫以上食邑,士食田。食田者死则收之,食邑者以渐而收。”
⒉ 指古代君主赐予臣下作为世禄的封地。
引《史记·曹相国世家》:“参 将兵守 景陵 二十日, 三秦 使 章平 等攻 参,参 出击,大破之。赐食邑於 寧秦。”
《醒世恒言·小水湾天狐诒书》:“不则一日,来至一所在,地名 樊川,乃 汉 时 樊噲 所封食邑之处。”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三编第一章第一节:“立大功的可以享受数百家直到万家以上的食邑,衣食其租税。”
⒊ 唐 宋 时亦作为一种赐予宗室和高级官员的荣誉性加衔。参阅《宋史·职官志十》。
引清 袁枚 《随园随笔·勋阶封号食邑实封之分》:“其食邑与实封有别者,如 余襄公 食邑二千六百户,实对二百户是也。”
国语辞典
食邑[ shí yì ]
⒈ 古代君主赏赐臣子封地,即以此地租税作为其俸禄。
引《汉书·卷一·高帝纪下》:「大夫以上赐爵各一级,其七大夫以上,皆令食邑。」
⒉ 封地。
引《史记·卷九五·灌婴传》:「赐益食邑二千五百户。」
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王甚重之,赐食邑,锡爵位。」
相关词语
- dì shí帝食
- jǐng yì tián井邑田
- hóu fú yù shí侯服玉食
- shí bò食檗
- shí zū yī shuì食租衣税
- shǐ shí gài yī豕食丐衣
- xū yì虚邑
- zú shí族食
- yì tǔ邑土
- hú shí觳食
- shí zǎo yuē食枣约
- yǒu jī shí pǐn有机食品
- xì ér bù shí系而不食
- bì yī dān shí弊衣箪食
- rì gàn bù shí日旰不食
- lín shí fèi zhù临食废箸
- chuò shí tǔ bǔ啜食吐哺
- shí bù zhōng wèi食不终味
- zuò shí shān kōng坐食山空
- wèi shí餧食
- sì guān lìng食官令
- jī bù xiá shí饥不暇食
- rì zè wàng shí日昃忘食
- lì shí cū cān粝食粗餐
- shí àn fāng zhàng食案方丈
- shí lì食利
- pù bèi shí qín曝背食芹
- yǐn shí fāng饮食方
- hú jiāng dān shí壶浆箪食
- shí yáng qián食羊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