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首事
首事
词语解释
首事[ shǒu shì ]
⒈ 首要之事。
⒉ 谓为首主持其事。
⒊ 指出头主管其事的人或头面人物。
⒋ 首先发难;首先倡导。
⒌ 开始。
引证解释
⒈ 首要之事。
引《管子·立政》:“首事既布,然后可以举事。”
《战国策·魏策三》:“攻 皮氏,此王之首事也。”
陈毅 《过太行山书怀》诗:“经济重生产,首事减租息。”
⒉ 谓为首主持其事。
引《公羊传·庄公元年》:“正月以存君,念母以首事。”
何休 注:“礼,练祭取法存君,夫人当首祭事。”
徐彦 疏:“言夫人当为首而营其祭事也。”
⒊ 指出头主管其事的人或头面人物。
引《老残游记》第二十回:“王子谨 同 老残 坐了两乘轿子,来到 齐东村,早有地保同首事备下了公馆。”
王统照 《司令》:“因为办差的人物,城里派下来的委员,本局的局长、团长、乡董、绅士、校长、商界的首事……都得打立正。”
⒋ 首先发难;首先倡导。
引《史记·陈涉世家》:“且 楚 首事,当令於天下。”
《宋书·武帝纪下》:“彭、沛、下邳 三郡,首事所基,情义繾綣,事由情奬,古今所同。”
宋 叶适 《祭陈同甫文》:“呜呼 同甫 !气足盖物,力足首事;天所畀也,孰可抑制!”
《“五四”爱国运动资料·学界风潮记》:“卒因 傅教长 之力争,撤回惩处首事学生之命令。”
⒌ 开始。
引晋 杜预 《<春秋经传集解>序》:“史之所记,必表年以首事。”
《宋史·河渠志一》:“皆以正月首事,季春而毕。”
国语辞典
首事[ shǒu shì ]
⒈ 首先发难起事。
引《史记·卷四八·陈涉世家》:「且楚首事,当令于天下。」
相关词语
- tián shì田事
- shǒu wěi xiāng yuán首尾相援
- dǐng shǒu顶首
- qī shǒu bā jiǎo七首八脚
- zhēng shì征事
- xíng suí shì qiān行随事迁
- bǐng shì柄事
- shǒu wěi shòu dí首尾受敌
- jí shǒu tòng xīn疾首痛心
- shì hé yán zhí事核言直
- tiè ěr fǔ shǒu帖耳俯首
- qiú shǒu酋首
- shèn xiǎo shì wēi慎小事微
- mìng shì命事
- mín shì xíng wéi民事行为
- xíng shì zé rèn刑事责任
- shēn shǒu yì dì身首异地
- sān shǒu liù bì三首六臂
- xíng shì zhì cái刑事制裁
- sù jiàn chéng shì素见成事
- lǐ qū shì qióng理屈事穷
- péng shǒu鬅首
- shì wàng事望
- shì tóng xū shè事同虚设
- guó shì duō jiān国事多艰
- suí shì zhì yí随事制宜
- gōng shì fáng公事房
- quán shǒu鬈首
- shì zài xiāo qiáng事在萧墙
- lín shì zhì biàn临事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