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索
词语解释
萧索[ xiāo suǒ ]
⒈ 衰败;冷落。
例苍茫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村落。
英bleak and chilly; desolate;
引证解释
⒈ 萧条冷落;凄凉。
引晋 陶潜 《自祭文》:“天寒夜长,风气萧索,鸿雁于征,草木黄落。”
宋 刘过 《谒金门》词:“休道旅怀萧索,生怕香浓灰薄。”
明 高启 《长洲苑》诗:“草树迎萧索,湖山罢鬱葱。”
柔石 《二月》九:“小雨点打着二人底伞上,响出寂寞的调子。黄昏底镇内,也异样地萧索。”
⒉ 疏散;稀少。
引《史记·天官书》:“若烟非烟,若云非云,郁郁纷纷,萧索轮囷,是谓卿云。”
唐 王初 《自和书秋》:“陇首斜飞避弋鸿,頽云萧索见层空。”
宋 欧阳修 《送徐生之渑池》诗:“尔来飘流二十载,鬢髮萧索垂霜冰。”
《明史·李时传》:“扈蹕謁陵,道 沙河,帝见居民萧索,愴然曰:‘七陵在此,宜加守护。’”
⒊ 淡漠。
引《魏书·崔道固传》:“安都 视人殊自萧索, 毕捺 固依依也。”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司空图》:“某宦情萧索,百事无能。”
⒋ 衰颓。
引清 侯方域 《太平仁义之效论》:“犹病热阳狂之人,恶其疾而以毒寒攻之,疾去而元气亦萧索矣。”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莲香》:“一夜 莲 来,惊曰:‘郎何神气萧索?’”
⒌ 风雨吹打树叶的声音。
引南朝 宋 鲍照 《拟行路难》诗之十七:“寒风萧索一旦至,竟得几时保光华。”
唐 元稹 《酬乐天雪中见寄》诗:“知君夜听风萧索,晓望林亭雪半糊。”
元 萨都剌 《暮行》诗之一:“千山月崔嵬,万叶雨萧索。”
清 徐兰 《赤陵姐琵琶歌》:“曲终马上风萧索,风吹泪逐哀弦落。”
国语辞典
萧索[ xiāo suǒ ]
⒈ 云气飘流往来的样子。
引南朝宋·谢惠连〈雪赋〉:「散漫交错,氛氲萧索。」
⒉ 冷落衰颓的样子。
引《文选·江淹·恨赋》:「秋日萧索,浮云无光。」
唐·陈鸿《长恨传》:「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近萧条
反繁荣
⒊ 衰败、不景气。
引《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一》:「家道萧索,衣食不足。」
《红楼梦·第七八回》:「如今的这宁荣两门也都萧索了,不比先时的光景。」
- pī máo suǒ yǎn披毛索黡
- suǒ rán jù sàn索然俱散
- liǎn suǒ敛索
- suǒ fàng索放
- fēng suǒ丰索
- fǔ suǒ hàn mǎ腐索捍马
- shì zài xiāo qiáng事在萧墙
- chuī gòu suǒ bān吹垢索瘢
- fú shōu lè suǒ浮收勒索
- dōng suǒ东索
- lǐ suǒ理索
- xī suǒ báo fù悉索薄赋
- xìn qǐ xiāo qiáng衅起萧墙
- gōu shēn suǒ yǐn钩深索隐
- qiǎn chóu suǒ xiào遣愁索笑
- chuī máo suǒ bān吹毛索瘢
- péng suǒ篷索
- hū suǒ呼索
- tān suǒ贪索
- suǒ láng láng索郎郎
- suǒ rán guǎ wèi索然寡味
- sān suǒ三索
- suǒ gòu chuī bān索垢吹瘢
- xiāo qiáng huò qǐ萧墙祸起
- xiāo chǔ nǚ萧楚女
- àn zhōng mō suǒ暗中摸索
- xiāo suǒ消索
- nián pò rì suǒ年迫日索
- jiāo xiāo焦萧
- suǒ fēi yà索非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