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摇唇鼓舌
摇唇鼓舌
词语解释
摇唇鼓舌[ yáo chún gǔ shé ]
⒈ 指卖弄口才,进行游说或煽动。
例摇唇鼓舌,擅生是非。——《庄子·盗跖》
英flag one's tops and beat one's tongue; wag one's tongue and speak ill of sb.at his back;
引证解释
⒈ 形容利用口才进行煽动或游说。亦泛指多言,卖弄口才。
引《庄子·盗跖》:“摇脣鼓舌,擅生是非,以迷天下之主。”
《魏书·萧衍传》:“曲体胁肩,摇脣鼓舌,候当朝之顾指,邀在位之餘论。”
亦作“摇唇鼓舌”。 宋 洪迈 《夷坚甲志·高俊入冥》:“又一女反缚,以钳钳其舌。吏曰:‘生前好摇唇鼓舌者。’”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梁生》:“梁兄 眼大如豆,乃亦摇唇鼓舌,吹毛求疵,那足为月旦评!”
郭沫若 《虎符》第三幕:“那些人除掉摇唇鼓舌之外,实在也没有多么大的本领。”
亦省作“摇脣”、“摇鼓”、“摇唇”。 《北史·尉瑾传》:“好学 吴 人摇脣振足,为人所哂。”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五:“凡封章建议,务更张、喜激昂辈摇鼓捭闔,公悉屏之。”
章炳麟 《文学总略》:“战国 从横之士,抵掌摇唇,亦多积句,是则耦丽之体,适可称职。”
国语辞典
摇唇鼓舌[ yáo chún gǔ shé ]
⒈ 鼓动嘴唇与舌头。比喻搬弄是非。也作「鼓舌摇唇」、「鼓唇摇舌」、「摇吻鼓舌」。
引《庄子·盗跖》:「摇唇鼓舌,擅生是非。」
《孤本元明杂剧·东篱赏菊·第二折》:「听不上摇唇鼓舌絮叨叨。正良臣佞士难同爵。」
相关词语
- ruǎn zuǐ tā shé软嘴塌舌
- jiāo chún bì shé焦唇敝舌
- huān xīn gǔ wǔ欢忻鼓舞
- gǔ jiàn鼓谏
- gǔ shuāi lì jìn鼓衰力尽
- chǔ yán gǔ楚严鼓
- fǎn shé反舌
- pāo jīn qì gǔ抛金弃鼓
- huáng kǒu lì shé簧口利舌
- guān gǔ关鼓
- shōu tián gǔ收田鼓
- yáo zhàn摇战
- gǔ táo鼓鼗
- gǔ wài quān鼓外圈
- bù gǔ步鼓
- gāo gǔ鼛鼓
- gǔ zhì鼓智
- jì lǐ gǔ记里鼓
- báo chún qīng yán薄唇轻言
- gǔ nù鼓怒
- qī shé bā zuǐ七舌八嘴
- zuǐ kuài shé cháng嘴快舌长
- huì gǔ会鼓
- yáo zhuāng摇装
- fēng yǔ piāo yáo风雨漂摇
- wǎ gǔ瓦鼓
- dú yáo shǒu独摇手
- qì gǔ鼜鼓
- zhāng yí shé张仪舌
- dú yáo zhī独摇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