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伊阙
伊阙
词语解释
伊阙[ yī quē ]
⒈ 地名。在今河南·洛阳市南。即春秋·周·阙塞。因两山相对如阙门,伊水流经其间,故名。古关名。在伊阙山上。
引证解释
⒈ 地名。在今 河南 洛阳市 南。即 春秋 周 阙塞。因两山相对如阙门, 伊水 流经其间,故名。
引《左传·定公八年》:“秋, 晋 士鞅 会 成桓公,侵 郑,围 虫牢,报 伊闕 也,遂侵 衞。”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伊水》:“伊水 又北入 伊闕。昔 大禹 疏以通水,两山相对,望之若闕, 伊水 歷其间北流,故谓之 伊闕 矣。 春秋 之 闕塞 也。”
唐 张说 《河州刺史冉府君神道碑》:“松柏接于 邙山,丘陵对于 伊闕。”
宋 王应麟 《困学纪闻·河渠·禹凿龙门山》:“贾让 言 禹 凿 龙门,辟 伊闕,析 底柱,破 碣石。”
清 姚鼐 有《寄和刘海峰三丈游伊阙之作》诗,有“西登 闕塞 眺 黄河”之句。 郭沫若 《我是怎样写五幕史剧<屈原>》:“秦 将 白起 战败 韩国,斩首二十四万于 伊阙。”
⒉ 古关名。在 伊阙 山上。 汉 末为镇压 黄巾 起义军,设置的八关之一。
引《后汉书·灵帝纪》“置八关都尉官” 唐 李贤 注:“八关谓 函谷、广城、伊闕、大谷、轘辕、旋门、小平津、孟津 也。”
相关词语
- qīng dōu jiàng què清都绛阙
- quē luò阙落
- jiǎn què简阙
- zhān tiān liàn què瞻天恋阙
- gǔn shí wú què衮实无阙
- dà quē大阙
- xīn chí wèi què心驰魏阙
- cí quē辞阙
- wèi quē xīn魏阙心
- qū quē趋阙
- yī hé dǐ zhǐ伊何底止
- rén duō què shǎo人多阙少
- fèng lóu lóng què凤楼龙阙
- quē jǐng阙景
- měi quē美阙
- pǐ quē圮阙
- yī lǎng gāo yuán伊朗高原
- quē jiǎo阙角
- lǚ yī吕伊
- yáo tái yín què瑶台银阙
- huáng jīn què黄金阙
- què jué阙絶
- yī chūn shì伊春市
- lóng quē龙阙
- diàn quē殿阙
- jiǔ què九阙
- xīn zhān wèi què心瞻魏阙
- quē kuī阙亏
- gǔn què衮阙
- bǎo quē宝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