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制策
制策
词语解释
制策[ zhì cè ]
⒈ 皇帝有事书之于策(竹简)以问臣下,称为“制策”。汉武帝元光元年诏贤良,各“受策察问,咸以书对”,董仲舒、公孙弘等都先后对策。见《汉书·武帝纪》。后为科举考试所采用,成为国家取士的科目之一。
引证解释
⒈ 皇帝有事书之于策(竹简)以问臣下,称为“制策”。 汉武帝 元光 元年诏贤良,各“受策察问,咸以书对”, 董仲舒、公孙弘 等都先后对策。见《汉书·武帝纪》。后为科举考试所采用,成为国家取士的科目之一。
引唐 刘肃 《大唐新语·举贤》:“张柬之 进士擢第为 清源 丞,年且七十餘, 永昌 初,勉復应制策。”
宋 苏轼 《策别七》:“国家取人,有制策,有进士,有明经,有词科,有任子,有府史杂流。”
《宋史·苏轼传》:“軾 始具草,文义粲然。復对制策,入三等。”
国语辞典
制策[ zhì cè ]
⒈ 一种古代选拔人才的方法。汉代试士,由主考官发策以问,应试者因其所问而陈己之所见,称为「对策」。而由天子亲自出题的称为「制策」。
引《宋史·卷三三八·苏轼传》:「轼始具草,文义粲然。复对制策,入三等。」
相关词语
- mì cè秘策
- fèi jiào qì zhì废教弃制
- zhuàng zhì壮制
- tián chái kē zhì田柴科制
- jié zhì劫制
- cùn xiá zhì lún寸辖制轮
- duì cè lùn对策论
- fā cè jué kē发策决科
- gǔ cè谷策
- zhèng cè kē xué政策科学
- xíng shì zhì cái刑事制裁
- dū cè督策
- cè xù策序
- suí shì zhì yí随事制宜
- guī cè规策
- lín shì zhì biàn临事制变
- zhì jú jiān制局监
- rú fǎ pào zhì如法砲制
- yú rè zhì lěng余热制冷
- quǎn yá xiāng zhì犬牙相制
- kòng zhì lùn控制论
- biān zhì边制
- chén zhì臣制
- rén kǒu zhèng cè人口政策
- cè lì策立
- fǔ bīng zhì府兵制
- shēn cè深策
- guān cè关策
- liáng rù zhì chū量入制出
- zhì míng制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