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支郎
支郎
词语解释
支郎[ zhī láng ]
⒈ 称汉末、三国时僧人支谦。指晋代高僧支遁。泛称僧人。
引证解释
⒈ 称 汉 末、 三国 时僧人 支谦。参阅 隋 费长房 《历代三宝记·魏吴录》、 宋 道诚 《释氏要览·称谓》。
引月支国 人,于 东汉 末迁居 吴 地,从 吴 孙权 黄武 二年(公元223年)到 孙亮 建兴 二年(公元253年),译出《大明度无极经》等八十八部,一百一十八卷,为著名的佛经翻译家。其人细长黑瘦,眼多白而睛黄,除博通梵籍外,于世间技艺亦多所精究,时人谚曰:“支郎 眼中黄,形躯虽小是智囊。”
⒉ 指 晋 代高僧 支遁。参见“支公”。
引明 沉德符 《野获编·释道·禅林诸名宿》:“其时 雪浪 洪恩 本讲经法司,而风流文藻,辨博自喜,有 支郎 畜马剪隺之风。”
清 曹寅 《寄题东园》诗之七:“支郎 偏爱马,处士独怜鹤。”
⒊ 泛称僧人。
引唐 郑谷 《重访黄神谷策禅者》诗:“初尘芝阁辞禪阁,却访 支郎 是老郎。”
前蜀 韦庄 《下第题青龙寺僧房》诗:“酒薄恨浓消不得,却将惆悵问 支郎。”
国语辞典
支郎[ zhī láng ]
⒈ 三国高僧支谦,细长瘦黑,眼白多而睛黄,博览梵籍,时谚云:「支郎眼中黄,形躯虽细是智囊。」见隋·费长房《历代三宝记·卷五》。后以支郎泛称和尚。
引唐·韦庄〈下第题青龙寺僧房〉诗:「酒薄恨浓消不得,郤将惆怅问支郎。」
相关词语
- shí zhī实支
- láng kàng郎亢
- dòng zhī动支
- dì xià láng地下郎
- féng liù láng冯六郎
- zhī fēn zú jiě支分族解
- zhī fēn jié jiě支纷节解
- sàn láng散郎
- fǎn zhī反支
- zhī zhī lí lí支支离离
- zhī liú zhī là只留支剌
- zhī fàng支放
- bǐ lù zhī rén俾路支人
- qiāng láng zhuǎn wán蜣郎转丸
- jī gǔ zhī chuáng鸡骨支床
- zhī wèi支位
- zhī shēng shēng支生生
- guò zhī过支
- gōng zhī供支
- mì de zhī蜜的支
- sān zhī bǐ liáng三支比量
- huó zhī shā活支沙
- èr láng zuò xiāng二郎作相
- láng qián bái fā郎前白发
- bàng zhī傍支
- tí kū láng jūn啼哭郎君
- láng guān hú郎官湖
- zhī yán支言
- zhī jī nǚ支机女
- yì láng义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