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治体
治体
词语解释
治体[ zhì tǐ ]
⒈ 治国的纲领、要旨。
⒉ 政治法度。
⒊ 指规范的文体。
引证解释
⒈ 治国的纲领、要旨。
引汉 贾谊 《新书·数宁》:“以陛下之明通,因使少知治体者得佐下风,致此治非有难也。”
《周书·王褒传》:“襃 有器局,雅识治体。”
宋 司马光 《乞优老上殿札子》:“愿陛下慎选德望材器为众所服,知治体、晓兵略者以代之。”
清 恽敬 《三代因革论七》:“天下无无弊之制,无不扰民之事,当择其合时势而害轻者行之。后之儒者,以 熙寧 之法而妄意詆娸,非知治体者也。”
⒉ 政治法度。
引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诏策》:“孔融 之守 北海,文教丽而罕于理,乃治体乖也。”
宋 龚鼎臣 《东原录》:“臺官言事,惟务摭人之恶,不顾治体之如何尔!自以为若卹治体,则仅乎不举职矣。”
康有为 《大同书》辛部第三章:“大同之治体,无国种,无险要。”
⒊ 指规范的文体。
引明 杨慎 《萧颖士论文》:“贾谊 文辞最正,近於治体。”
田北湖 《论文章源流》:“去古既远,治体不振,生当其时,手足罔措,輒欲争效异国,不以师人为耻,偶见章句之大殊,喜其文法之一定,忘其鄙且拙,而谓新且异焉。”
相关词语
- yù táng tǐ玉堂体
- bù zhī dà tǐ不知大体
- wǎn táng tǐ晩唐体
- kū tǐ huī xīn枯体灰心
- sì tǐ bǎi hái四体百骸
- sù sòng kè tǐ诉讼客体
- zhì guō ān bāng治郭安邦
- yáng tǐ阳体
- tǔ rǎng jiāo tǐ土壤胶体
- qiáo zhì dǎo乔治岛
- bù zhì shēng chǎn不治生产
- fēn jí jiù zhì分级救治
- héng fén tǐ横汾体
- pǐn tǐ品体
- tǐ shì体势
- fǔ zhì辅治
- xiāng lián tǐ香奁体
- pōu zhì剖治
- shēn jìng tǐ yǒu身镜体牖
- qiān zhì签治
- yǐn hòu tǐ隐侯体
- fù kē tǐ覆窠体
- yì tǐ议体
- qiáng quán zhèng zhì强权政治
- qī yán tǐ七言体
- zhuī fū bāo tǐ椎肤剥体
- qún zhì羣治
- xiē hòu tǐ歇后体
- tǐ kàn体看
- qīng zǐ pī tǐ青紫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