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醒香销愁不胜,如何更向落花行。去年高摘斗轻盈。
夜雨几番销瘦了,繁华如梦总无凭。人间何处问多情。
在印度尼西亚的热带雨林里,有一种奇特的动物叫“无心蛙”。
无心蛙并不是没有心脏,只是因为心脏和身体的新陈代谢速率不能保持一致,所以一生要经历多次的换心过程。每当心脏即将衰竭之际,无心蛙就会竭尽全力地将旧心脏从口腔挤压出来。然后,它就会立即钻进泥淖里,进入“昏眠”状态。在这段日子里,它要一动不动,降低体能的消耗,用所有的生命资源来生成新的心脏。
但泥淖并不是它安全的家园。热带雨林中的水蛇、巨蜥等随时都可能要了它的命。最危险的是它钻出泥淖的那一刻,新心脏的生成耗掉了它所有的能量,如果这时它恰恰处于其他动物的捕食范围之内,那么,不管它经历了多少磨难才完成重生的九十九步,也同样会在最后的一步前功尽弃。
无心蛙命运坎坷是因为它没有一颗永远陪伴身体的心脏!那我们人类的心脏就永远陪伴着身体吗?
我们应该把心放在哪里?
木之生,或蘖而殇,或拱而夭;幸而至于任为栋梁,则伐;不幸而为风之所拔,水之所漂,或破折或腐;幸而得不破折不腐,则为人之所材,而有斧斤之患。其最幸者,漂沉汩没于湍沙之间,不知其几百年,而其激射啮食之馀,或仿佛于山者,则为好事者取去,强之以为山,然后可以脱泥沙而远斧斤。而荒江之濆,如此者几何,不为好事者所见,而为樵夫野人所薪者,何可胜数?则其最幸者之中,又有不幸者焉。
予家有三峰。予每思之,则疑其有数存乎其间。且其孽而不殇,拱而不夭,任为栋梁而不伐;风拔水漂而不破折不腐,不破折不腐而不为人之所材,以及于斧斤之,出于湍沙之间,而不为樵夫野人之所薪,而后得至乎此,则其理似不偶然也。
然予之爱之,则非徒爱其似山,而又有所感焉;非徒爱之而又有所敬焉。予见中峰,魁岸踞肆,意气端重,若有以服其旁之二峰。二峰者,庄栗刻削,凛乎不可犯,虽其势服于中峰,而岌然决无阿附意。吁!其可敬也夫!其可以有所感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