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分类 文学典籍 国学作者 名言名句 字词造句 反义词 近义词 在线反馈

成相杂辞

先秦佚名

请成相。世之殃。

愚暗愚暗堕贤良。人主无贤。

如瞽无相何伥伥。请布基。

慎圣人。愚而自专事不治。

主忌苟胜。群臣莫谏必逢灾。

论臣过。反其施。

尊主安国尚贤义。拒谏饰非。

愚而上同国必祸。曷谓罢。

国多私。比周还主党与施。

远贤。近谗。

忠臣蔽塞主势移。曷谓贤。

明君臣。上能尊主爱下民。

主诚听之。天下为一四海宾。

主之孽。谗人达。

贤能遁逃国乃蹷。愚以重愚。

暗以重暗成为桀。世之灾。

妬贤能。飞廉知政任恶来。

卑其志意。大其园囿高其台。

武王怒。师牧野。

纣卒易乡启乃下。武王善之。

封之于宋立其祖。世之衰。

谗人归。比干见刳箕子累。

武王诛之。吕尚招麾殷民怀。

世之祸。恶贤士。

子胥见杀百里徒。穆公得之。

强配五伯六卿施。世之愚。

恶大儒。逆斥不通孔子拘。

展禽三绌。春申道缀基毕输。

请牧基。贤者思。

尧在万世如见之。谗人罔极。

险陂倾侧此之疑。基必施。

辩贤罢。文武之道同伏戏。

由之者治。不由者乱何疑为。

凡成相。辩法方。

至治之极复后王。慎墨季惠。

百家之说诚不祥。治复一。

脩之吉。君子执之心如结。

众人贰之。谗夫弃之形是诘。

水至平。端不倾。

心术如此象圣人。□而有势。

直而用抴必参天。世无王。

穷贤良。暴人刍豢仁人糟糠。

礼乐灭息。圣人隐伏墨术行。

治之经。礼与刑。

君子以脩百姓宁。明德慎罚。

国家既治四海平。治之志。

后势富。君子诚之好以待。

处之敦固。有深藏之能远思。

思乃精。志之荣。

好而一之神以诚。精神相反。

一而不贰为圣人。治之道。

美不老。君子由佼以好。

下以教诲子弟。上以事祖考。

成相竭。辞不蹷。

君子道之顺以达。宗其贤良辩其殃孽□□□。

请成相。道圣王。

尧舜尚贤身辞让。许由善卷。

重义轻利行显明。尧让贤。

以为民。氾利兼爱德施均。

辩治上下。贵贱有等明君臣。

尧授能。舜遇时。

尚贤推德天下治。虽有贤圣。

适不遇世孰知之。尧不德。

舜不辞。妻以二女任以事。

大人哉舜。南面而立万物备。

舜授禹以天下。尚德推贤不失序。

外不避仇。内不阿亲贤者予。

禹劳心力。尧有德。

干戈不用三苗服。举舜甽畝。

任之天下身休息。得后稷。

五谷殖。夔为乐正鸟兽服。

契为司徒。民知孝尊弟有德。

禹有功。抑下鸿。

辟除民害逐共工。北决九河。

通十二渚疏三江。禹傅土。

平天下。躬亲为民行劳苦。

得益皋陶。横革直成为辅。

契玄王。生昭明。

居于砥石迁于商。十有四世乃有天乙是成汤。

天乙汤。论举当。

身让卞随举牟光。□□□□道古贤圣基必张。

□□愿陈辞。世乱恶善不此治。

隐讳疾贤。良由姦诈鲜无灾。

患难哉阪为先圣知不用愚者谋。前车已覆。

后未知更何觉时。不觉悟。

不知苦。迷惑失指易上下。

忠不上达。蒙掩耳目塞门户。

门户塞。大迷惑。

悖乱昏莫不终极。是非反易。

比周期上恶正直。正直恶。

心无度。邪枉辟回失道途。

已无邮人我独自美岂无故。不知戒。

后必有恨后遂过不肯悔。谗夫多进。

反复言语生诈态。人之态。

不如备。争宠疾贤利恶忌。

妬功毁贤。下敛党与上蔽匿。

上壅蔽。失辅势。

任用谗夫不能制。郭公长父之难。

厉王流于彘。周幽厉。

所以败。不听规谏忠是害。

嗟我何人。独不遇时当乱世。

欲对衷言不从。恐为子胥身离凶。

进谏不听。刭而独鹿弃之江。

观往事。以自戒。

治乱是非亦可识。□□□□托于成相以喻意。

请成相。言治方。

君论有五约以明。君谨守之。

下皆平正国乃昌。臣下职。

莫游食。务本节用財无极。

事业听上。莫得相使一民力。

守其职。足衣食。

厚薄有等明爵服。利往卬上。

莫得擅与孰私得。君法明。

论有常。表仪既设民知方。

进退有律。莫得贵贱孰私王。

君法仪。禁不为。

莫不说教名不移。脩之者荣。

离之者辱孰它师。刑称陈。

守其银。下不得用轻私门。

罪祸有律。莫得轻重威不分。

请牧祺。用有基。

主好论议必善谋。五听循领。

莫不理续主执持。听之经。

明其请。参伍明谨施赏刑。

显者必得隐者复显民反诚。言有节。

稽其实。信诞以分赏罚必。

下不欺上。皆以情言明若日。

上通利。隐远至。

观法不法见不视。耳目既显。

吏敬法令莫敢恣。君教出。

行有律。吏谨将之无敌铍滑。

下不私请。各以所宜舍巧拙。

臣谨脩。君制变。

公察善思论不乱。以治天下。

后世法之成律贯。

暂无译文及注释提交译文

佚名

亦称无名氏,是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源于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音乐作品会以佚名为作者名称。 ► 佚名的诗词 ► 佚名的名句

作者详情
猜你喜欢
涂山歌
先秦佚名

绥绥白狐,九尾庞庞。

成于家室,我都攸昌。

狱中上书
先秦李斯

  臣为丞相,治民三十余年矣。逮秦地之狭隘。先王之时,秦地不过千里,兵数十万。臣尽薄材,谨奉法令,阴行谋臣,资之金玉,使游说诸侯,阴修甲兵,饬政教,官斗士,尊功臣,盛其爵禄,故终以胁韩弱魏,破燕、赵,夷齐、楚,卒兼六国,虏其王,立秦为天子。罪一矣!地非不广,又北逐胡、貉,南定百越,以见秦之强。罪二矣!尊大臣,盛其爵位,以固其亲。罪三矣!立社稷,修宗庙,以明主之贤。罪四矣!更剋画,平斗斛、变量、文章,布之天下,以树秦之名。罪五矣!治驰道,兴游观,以见王之得意。罪六矣!缓刑罚,薄赋敛,以遂主得众之心,万民戴主,死而不忘。罪七矣!若斯之为臣,罪足以死固久矣!上幸尽其能力,乃得至今,愿陛下察之!

富贵不能淫
先秦孟子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九歌·东君
先秦屈原

暾将出兮东方,照吾槛兮扶桑。

抚余马兮安驱,夜皎皎兮既明。

驾龙辀兮乘雷,载云旗兮委蛇。

长太息兮将上,心低徊兮顾怀。

羌声色兮娱人,观者憺兮忘归。

緪瑟兮交鼓,箫钟兮瑶簴。

鸣篪兮吹竽,思灵保兮贤姱。

翾飞兮翠曾,展诗兮会舞。

应律兮合节,灵之来兮蔽日。

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

操余弧兮反沦降,援北斗兮酌桂浆。

惜诵
先秦屈原

惜诵以致愍兮,发愤以抒情。

所非忠而言之兮,指苍天以为正。

令五帝以折中兮,戒六神与向服。

俾山川以备御兮,命咎繇使听直。

谒忠诚以事君兮,反离群而赘肬。

忘儇媚以背众兮,待明君其知之。

言与行其可迹兮,情与貌其不变。

故相臣莫若君兮,所以证之不远。

吾谊先君而后身兮,羌众人之所仇。

专惟君而无他兮,又众兆之所雠。

一心而不豫兮,羌不可保也。

疾亲君而无他兮,有招祸之道也。

思君其莫我忠兮,勿忘身之贱贫。

事君而不贰兮,迷不知宠之门。

忠何罪以遇罚兮,亦非余心之所志。

行不群以巅越兮,又兆众之所咍。

纷逢尤以离谤兮,謇不可释;

情沉抑而不达兮,又蔽而莫之白。

心郁邑而侘傺兮,又莫察余之中情。

固烦言不可结而诒兮,愿陈志而无路。

退静默而莫余知兮,进号呼又莫吾闻。

申侘傺之烦惑兮,中闷瞀之忳忳。

昔余梦登天兮,魂中道而无杭。

吾使厉神占之兮,曰有志极而无旁。

终危独以离异兮?曰君可思而不可恃。

故众口其铄金兮,初若是而逢殆。

惩于羹而吹齑兮,何不变此志也?

欲释阶而登天兮,犹有曩之态也。

众骇遽以离心兮,又何以为此伴也?

同极而异路兮,又何以为此援也?

晋申生之孝子兮,父信谗而不好。

行婞直而不豫兮,鲧功用而不就。

吾闻作忠以造怨兮,忽谓之过言。

九折臂而成医兮,吾至今而知其信然。

矰弋机而在上兮,罻罗张而在下。

设张辟以娱兮,愿侧身而无所。

欲儃佪以干傺兮,恐重患而离尤。

欲高飞而远集兮,君罔谓汝何之?

欲横奔而失路兮,坚志而不忍。

背膺牉以交痛兮,心郁结不纡轸。

梼木兰以矫蕙兮,糳申椒以为粮。

播江离与滋菊兮,愿春日以为糗芳。

恐情质之不信兮,故重著以自明。

矫兹媚以私处兮,愿曾思而远身。

古诗词
诗人合称
©国学涯 皖ICP备2024062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