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忆空山雨,因嗟短鬓霜。
幅巾终日仄,侍女古时妆。
乌臼残林外,丹砂旧井旁。
不留禅月画,只踞净名床。
湖镜秋容淡,云庄晓露香。
汲泉须透脉,种果便成行。
使鹤过村店,携孥上野航。
极知秦外叟,全似贺知章。
对佛称居士,翻经悟法王。
自将诗检校,犹与竹商量。
嗟我浑无赖,非公不作狂。
莫移松下石,老子要乘凉。
为忆空山雨,因嗟短鬓霜。
幅巾终日仄,侍女古时妆。
乌臼残林外,丹砂旧井旁。
不留禅月画,只踞净名床。
湖镜秋容淡,云庄晓露香。
汲泉须透脉,种果便成行。
使鹤过村店,携孥上野航。
极知秦外叟,全似贺知章。
对佛称居士,翻经悟法王。
自将诗检校,犹与竹商量。
嗟我浑无赖,非公不作狂。
莫移松下石,老子要乘凉。
暂无译文及注释提交译文
木之生,或蘖而殇,或拱而夭;幸而至于任为栋梁,则伐;不幸而为风之所拔,水之所漂,或破折或腐;幸而得不破折不腐,则为人之所材,而有斧斤之患。其最幸者,漂沉汩没于湍沙之间,不知其几百年,而其激射啮食之馀,或仿佛于山者,则为好事者取去,强之以为山,然后可以脱泥沙而远斧斤。而荒江之濆,如此者几何,不为好事者所见,而为樵夫野人所薪者,何可胜数?则其最幸者之中,又有不幸者焉。
予家有三峰。予每思之,则疑其有数存乎其间。且其孽而不殇,拱而不夭,任为栋梁而不伐;风拔水漂而不破折不腐,不破折不腐而不为人之所材,以及于斧斤之,出于湍沙之间,而不为樵夫野人之所薪,而后得至乎此,则其理似不偶然也。
然予之爱之,则非徒爱其似山,而又有所感焉;非徒爱之而又有所敬焉。予见中峰,魁岸踞肆,意气端重,若有以服其旁之二峰。二峰者,庄栗刻削,凛乎不可犯,虽其势服于中峰,而岌然决无阿附意。吁!其可敬也夫!其可以有所感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