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分类 文学典籍 国学作者 名言名句 字词造句 反义词 近义词 在线反馈

得意苟为乐,野田安足鄙。

出处

全诗

楚国有狂夫,茫然无心想。

散发不冠带,行歌南陌上。

孔丘与之言,仁义莫能奖。

未尝肯问天,何事须击壤。

复笑采薇人,胡为乃长往。

田舍有老翁,垂白衡门里。

有时农事闲,斗酒呼邻里。

喧聒茅檐下,或坐或复起。

短褐不为薄,园葵固足美。

动则长子孙,不曾向城市。

五帝与三王,古来称天子。

干戈将揖让,毕竟何者是。

得意苟为乐,野田安足鄙。

且当放怀去,行行没馀齿。

日夕见太行,沉吟未能去。

问君何以然,世网婴我故。

小妹日成长,兄弟未有娶。

家贫禄既薄,储蓄非有素。

几回欲奋飞,踟蹰复相顾。

孙登长啸台,松竹有遗处。

相去讵几许,故人在中路。

爱染日已薄,禅寂日已固。

忽乎吾将行,宁俟岁云暮。

陶潜任天真,其性颇耽酒。

自从弃官来,家贫不能有。

九月九日时,菊花空满手。

中心窃自思,傥有人送否。

白衣携壶觞,果来遗老叟。

且喜得斟酌,安问升与斗。

奋衣野田中,今日嗟无负。

兀傲迷东西,蓑笠不能守。

倾倒强行行,酣歌归五柳。

生事不曾问,肯愧家中妇。

赵女弹箜篌,复能邯郸舞。

夫婿轻薄儿,斗鸡事齐主。

黄金买歌笑,用钱不复数。

许史相经过,高门盈四牡。

客舍有儒生,昂藏出邹鲁。

读书三十年,腰间无尺组。

被服圣人教,一生自穷苦。

老来懒赋诗,惟有老相随。

宿世谬词客,前身应画师。

不能舍余习,偶被世人知。

名字本皆是,此心还不知。

暂无译文及注释提交译文

赏析

王维《偶然作》共存六首。这首诗写“老”态、“懒”意,抒写了一种大彻大悟、无悲无喜的宁静淡泊之心。

“老来懒赋诗,惟有老相随”,随着时间的飞逝,诗人已经连赋诗的热情也没有了,只有衰老的感觉时时伴随着自己 。王维早年积极从政。张九龄贬荆州,奸相李林甫把持朝政以后,王维对现实极为不满,但又无力反抗,因而长持斋戒,结庐辋川,与道友“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旧唐书·王维传》)。安史之乱后,他曾被迫以伪署。乱平,因曾赋诗怀念朝廷获免,责授太子中允,但从此他又带上了一种深深的负罪感,心境也更为枯寂,因此他“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酬张少府》),对人世也更淡漠了。这就是诗人“懒”的主要原因。这两句诗出语平淡而感慨深沉,“惟有”二字含“无可奈何”、别无选择之叹。“宿世谬词客,前身应画师”。“宿世 ”,意指前世;王维一身兼长诗画,当时便有“天下文宗 ”(代宗《答王缙进王维集表诏》)、“当代诗匠”(苑咸《酬王维并序》)之誉。《纯全集》盛赞其“文章冠世,画绝古今 ”。但王维并不在乎这些虚名,他只是把它他们当作一种“积习”的泛起、创作冲动的流露 :“不能舍余习,偶被世人知。”“余习”,语出《维摩诘经》:“深入缘起,断诸邪见有无二边,无复余习 。”本指前世积淀下来的不能改变的东西 。这两句诗说的是:我不能改变前世的习惯,吟诗作画只是偶尔被世人知晓。

诗人名维字摩诘,取自佛经,乃菩萨名,其义为净名。但“不能舍余习”,即有违经义,因此说:“名字本皆是,此心还不知 ”。“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然而明知不应为而为,这实际上是出世与入世的内心矛盾的反映。王维虽然皈依佛教,但同时还是一位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诗人啊。

这首诗富于禅味 。“宿世”、“前身”是以禅语入诗;“不能舍余习,偶被世人知”是以禅理入诗;“名字本皆是,此心还不知”则是以禅趣入诗。诗人以禅入诗,表现出一种对人生真谛的直接探索与感悟,诗人以坦然的态度 、平淡的语调表现出对生活的理解,感伤的低吟中渗露出彻悟之感。

这首诗的语言达简淡朴素之极致,娓娓道来,与全诗格调相一致。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 王维的诗词 ► 王维的名句

作者详情
猜你喜欢
浣溪沙·酒醒香销愁不胜

酒醒香销愁不胜,如何更向落花行。去年高摘斗轻盈。

夜雨几番销瘦了,繁华如梦总无凭。人间何处问多情。

水仙子·次韵

蝇头老子五千言,鹤背扬州十万钱。白云两袖吟魂健,赋庄生《秋水》篇,布袍宽风月无边。名不上琼林殿,梦不到金谷园,海上神仙。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六首·其六

正是行人肠断时,子规得得向人啼。

若能泪得居人脸,始信春愁总为伊。

临江仙·长记碧纱窗外语

长记碧纱窗外语,秋风吹送归鸦。片帆从此寄尺涯。一灯新睡觉,思梦月初斜。

便是欲归归未得,不如燕子还家。春云春水带轻霞。画船人似月,细雨落杨花。

木假山记
宋代苏洵

  木之生,或蘖而殇,或拱而夭;幸而至于任为栋梁,则伐;不幸而为风之所拔,水之所漂,或破折或腐;幸而得不破折不腐,则为人之所材,而有斧斤之患。其最幸者,漂沉汩没于湍沙之间,不知其几百年,而其激射啮食之馀,或仿佛于山者,则为好事者取去,强之以为山,然后可以脱泥沙而远斧斤。而荒江之濆,如此者几何,不为好事者所见,而为樵夫野人所薪者,何可胜数?则其最幸者之中,又有不幸者焉。

  予家有三峰。予每思之,则疑其有数存乎其间。且其孽而不殇,拱而不夭,任为栋梁而不伐;风拔水漂而不破折不腐,不破折不腐而不为人之所材,以及于斧斤之,出于湍沙之间,而不为樵夫野人之所薪,而后得至乎此,则其理似不偶然也。

  然予之爱之,则非徒爱其似山,而又有所感焉;非徒爱之而又有所敬焉。予见中峰,魁岸踞肆,意气端重,若有以服其旁之二峰。二峰者,庄栗刻削,凛乎不可犯,虽其势服于中峰,而岌然决无阿附意。吁!其可敬也夫!其可以有所感也夫!

古诗词
诗人合称
©国学涯 皖ICP备2024062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