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分类 文学典籍 国学作者 名言名句 字词造句 反义词 近义词 在线反馈

地出北庭尽,城临西海寒。

出处

全诗

古人无宿诺,兹道以为难。

万里赴知己,一言诚可叹。

马蹄经月窟,剑术指楼兰。

地出北庭尽,城临西海寒。

森然瞻武库,则是弄儒翰。

入幕绾银绶,乘轺兼铁冠。

练兵日精锐,杀敌无遗残。

献捷见天子,论功俘可汗。

激昂丹墀下,顾盼青云端。

谁谓纵横策,翻为权势干。

将军既坎壈,使者亦辛酸。

耿介挹三事,羁离从一官。

知君不得意,他日会鹏抟。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古人重视信守诺言,而您躬行重然诺之道并不感到困难。

您为报答知己,不辞奔波万里,赴边杀敌,您这信守诺言的品格实在令人感叹。

您驱马纵横驰骋于西域极远之地,您高妙的击剑之术直指楼兰古国。

您出征的行程穷尽北庭地区,您出击的锋芒直逼西海这寒冷的地带。

您学识渊博令人肃然仰望,您文笔俊秀令儒者钦佩。

您进入幕府,被委以重任,奉命赴执法者之任。

您勤于训练士卒,队伍在训练中日益精锐,征战中杀尽敌寇,无一漏网。

战胜后面见天子,进奉俘虏和战利品,论起功勋,狄司马以赫赫战绩居于首位。

您在宫殿之前激昂陈词,顾盼之间,神采飞扬,如身处青云之端一般令人景仰。

谁曾想到,如此纵横战阵之间的谋略,竟被权势者从中干扰,不被君王采纳。

您因此而不得一展抱负,亲见此事的传令使者也为您感到悲哀和不平。

您光明磊落,不肯趋附权贵,因而被迫客居他乡担任一个小官。

我知道您现在很不得志,但我相信,有朝一日您会像鹏鸟一样直上高空,实现凌云壮志。

注释

题下有小字注:曾与田安西充判官。东平:郡名,今山东菏泽东北。

无宿诺:实现诺言不过夜。

月窟:月生之地,指极西之地。

剑术:击剑的技术。楼兰:古西域国名,遗址在今新疆若羌。

北庭:唐朝都护府,在今新疆吉木萨尔县。

西海:今新疆吐鲁番。

森然:严肃貌。

翰:长而硬的鸟羽,借指毛笔、文字等。

入幕:入为幕僚。绾:旋绕打结。

铁冠:即法冠,以铁为柱,置于冠上,执法者服之。

献捷:战胜后,进奉俘虏和战利品。

丹墀:古时宫殿前涂上红色的台阶。

顾盼:向左右或周围看去。

纵横策:克敌制胜之术。

权势:指居高位有势力之人。

坎壈:困窘,不得志。

耿介:光明磊落,不趋炎附势。挹:作揖。三事:即三公,泛指高级官员。

羁离:寄居为客。

参考资料:

1、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年12月版:第106-107页

赏析

这首诗赞颂了狄司马的高尚品行。诗一开头即以“无宿诺”作赞誉之词,将狄司马这位志行高洁之人的伟岸形象凸现出来,令人有高山仰止之感。随即对狄司马品质高贵、英勇善战展开描写,言辞铿然有声,一位从金戈铁马中浴血奋战而出的英雄形象巍然屹立。虽然诗人对狄司马的功勋、神采有较多的着墨,但最终落笔之处还是他内在品质的高尚。到慷慨陈词于君王之前是狄司马内心之高洁而外露为信守然诺、奋勇杀敌、功勋赫赫的极致。在这极致之时笔锋陡转,言及狄司马为权贵所嫉,难以一展抱负,对比强烈,令人于恍然若失中领悟到更深的人生哲理。最后诗人劝勉友人不要灰心,相信功业终有成就之日,这正是诗人对友人的钦佩是根本于其志行高洁,而非表面的功勋显耀的体现。全诗语言古拙,对仗工整,一韵到底,表现了诗人卓越的文艺才能。  

参考资料:

1、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年12月版:第106-107页

高适

高适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世称“高常侍”。 作品收录于《高常侍集》。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其诗作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 高适的诗词 ► 高适的名句

作者详情
猜你喜欢
浣溪沙·酒醒香销愁不胜

酒醒香销愁不胜,如何更向落花行。去年高摘斗轻盈。

夜雨几番销瘦了,繁华如梦总无凭。人间何处问多情。

水仙子·次韵

蝇头老子五千言,鹤背扬州十万钱。白云两袖吟魂健,赋庄生《秋水》篇,布袍宽风月无边。名不上琼林殿,梦不到金谷园,海上神仙。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六首·其六

正是行人肠断时,子规得得向人啼。

若能泪得居人脸,始信春愁总为伊。

临江仙·长记碧纱窗外语

长记碧纱窗外语,秋风吹送归鸦。片帆从此寄尺涯。一灯新睡觉,思梦月初斜。

便是欲归归未得,不如燕子还家。春云春水带轻霞。画船人似月,细雨落杨花。

木假山记
宋代苏洵

  木之生,或蘖而殇,或拱而夭;幸而至于任为栋梁,则伐;不幸而为风之所拔,水之所漂,或破折或腐;幸而得不破折不腐,则为人之所材,而有斧斤之患。其最幸者,漂沉汩没于湍沙之间,不知其几百年,而其激射啮食之馀,或仿佛于山者,则为好事者取去,强之以为山,然后可以脱泥沙而远斧斤。而荒江之濆,如此者几何,不为好事者所见,而为樵夫野人所薪者,何可胜数?则其最幸者之中,又有不幸者焉。

  予家有三峰。予每思之,则疑其有数存乎其间。且其孽而不殇,拱而不夭,任为栋梁而不伐;风拔水漂而不破折不腐,不破折不腐而不为人之所材,以及于斧斤之,出于湍沙之间,而不为樵夫野人之所薪,而后得至乎此,则其理似不偶然也。

  然予之爱之,则非徒爱其似山,而又有所感焉;非徒爱之而又有所敬焉。予见中峰,魁岸踞肆,意气端重,若有以服其旁之二峰。二峰者,庄栗刻削,凛乎不可犯,虽其势服于中峰,而岌然决无阿附意。吁!其可敬也夫!其可以有所感也夫!

古诗词
诗人合称
©国学涯 皖ICP备2024062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