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分类 文学典籍 国学作者 名言名句 字词造句 反义词 近义词 在线反馈

雠高念皇家,远怀柔九州。

出处

出自魏晋曹植的《鰕䱇篇

全诗

鰕䱇游潢潦,不知江海流。

燕雀戏藩柴,安识鸿鹄游!

世士此诚明,大德固无俦。

驾言登五岳,然后小陵丘。

俯观上路人,势利惟是谋。

雠高念皇家,远怀柔九州。

抚剑而雷音,猛气纵横浮。

泛泊徒嗷嗷,谁知壮士忧?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鱼虾游戏于池塘小流之间,不知道还有江海河流。

燕雀在树枝柴篱间上下嬉戏,又岂能知道鸿鹄的志向!

世俗之事由此可见一般,德行高尚之人总是无比孤独的。

驾车登上五岳这般高峰,然后又下到大丘之上。

俯观仕途上奔波的人,熙熙攘攘间只图谋势利。

在皇室之中得到高的礼遇,远大的抱负得以在天下实行。

抚剑高歌处雷音浩荡,猛士之气纵横浮沉。

那些飘荡无根之人唯有徒然抱怨,又哪里了解壮士的志向?

注释

鰕(xiā):同“虾”;一说大鲵,一种小鱼。䱇(shàn):即“鳝”,黄鳝一类。

潢(huáng)潦(liáo):雨水积的水池。潢,积水池。潦,雨水。

藩柴:篱笆。

鸿鹄(hú):天鹅。

世士:志士。

此诚明:真正知道上面所喻之理。一作“诚明性”,又作“比诚明”。

大德:大功德。固:必定。一作“故”。

无俦(chóu):无比。

驾:驾车。言:语助词。

上路人:指在仕途上奔走营私的小人。

“势利”句:只图谋势利。惟是谋,一作“是谋雠”。

“雠(chóu)高”句:一作“高念翼皇家”。高念,最高的信念。

皇家:指魏国。

远怀:远大的抱负。柔:安定。九州:此指全国。

而:如。

雷音:雷霆之声,形容剑鸣声大,威力震人。

泛泊:漂荡,指混日子的人。

嗷(áo)嗷:呼叫声。

参考资料:

1、张可礼 宿美丽 编选.曹操曹丕曹植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237-239

赏析

此诗在《乐府诗集》中被收入《相和歌·平调曲》。这是曹植自制的新题乐府,篇名取自篇首二字。《乐府解题》说:“曹植拟《长歌行》为《鰕䱇》。”古诗又云:“长歌正激烈。”可见《长歌行》是慷慨激烈的调子。这使得此篇形式非常切合内容。

全诗可分两层。前十句是对追名逐利的世俗小人的轻蔑讥斥;后六句是对胸怀大志的壮士的崇高赞美,同时抒发他们不被人知的痛苦。此诗多用典故和比兴手法,产生了既蕴藉深沉、又生动形象的艺术效果,诗中历史的积淀和现实的感奋交相融合,创造出一种千古同慨的悲壮之境。

开头四句,以“鰕䱇”“燕雀”比世间热衷于谋私营利之徒。以“江海”“鸿鹄”喻胸怀“皇家”“九州”的壮士。鰕䱇只会在浑浊的小水坑里游动,根本不知道世上还有深广的大江湖海。此句语出宋玉《对楚王问》:“夫尺泽之鲵,岂能与之量江海之大哉!”燕雀只能在柴荆编成的篱笆间嬉戏,不懂得鸿鹄遨游长空的壮举。此句源于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陈涉太息曰:嗟呼!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诗人通过“潢潦”与“江海”、“藩柴”与苍穹、“鰕䱇”“燕雀”与“鸿鹄”的对比,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是非观念和爱憎感情。句子的寓意显而易见:唯利是图、唯权是夺的浅薄小人,不可能知道那志士的宽阔胸怀和豪壮举动。对志士与小人的褒贬,从诗人《赠丁翼》诗中也可找到印证。诗人这这里抒发了遨游天地的壮志。

接着六句进一步说明:世上之有识之士,正应该明白这个道理,效鸿鹄之志,以成就无与匹比的大德大业。正如驾车升登于五岳之巅,再俯看天下之山,简直就如小丘小陵一样。然而世人大多图谋于势位利禄,奔波于仕宦之途。

第一层多用典故和比兴,表现诗人与势利之辈眼界、胸怀之不同。而第二层即后六句,转入对诗人志向内涵的直接披露。最后发出慨然长啸。这里的“壮士”实际是诗人的自期自许。结尾在慷慨悲歌中突发变徵之音,与开篇的勃郁之气遥相呼应,表达了诗人不遇知音、壮志难酬的愤懑和悲怆。

参考资料:

1、张可礼 宿美丽 编选.曹操曹丕曹植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237-239

2、吴小如 等.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252-254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曹植抒发烈烈壮怀的明志之作,当是曹植后期的作品,大约写于魏明帝太和二年(公元228)、三年(公元229)间。

参考资料:

1、张可礼 宿美丽 编选.曹操曹丕曹植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237-239

2、吴小如 等.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252-254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后人因他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更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王士祯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 ► 曹植的诗词 ► 曹植的名句

作者详情
猜你喜欢
浣溪沙·酒醒香销愁不胜

酒醒香销愁不胜,如何更向落花行。去年高摘斗轻盈。

夜雨几番销瘦了,繁华如梦总无凭。人间何处问多情。

水仙子·次韵

蝇头老子五千言,鹤背扬州十万钱。白云两袖吟魂健,赋庄生《秋水》篇,布袍宽风月无边。名不上琼林殿,梦不到金谷园,海上神仙。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六首·其六

正是行人肠断时,子规得得向人啼。

若能泪得居人脸,始信春愁总为伊。

临江仙·长记碧纱窗外语

长记碧纱窗外语,秋风吹送归鸦。片帆从此寄尺涯。一灯新睡觉,思梦月初斜。

便是欲归归未得,不如燕子还家。春云春水带轻霞。画船人似月,细雨落杨花。

木假山记
宋代苏洵

  木之生,或蘖而殇,或拱而夭;幸而至于任为栋梁,则伐;不幸而为风之所拔,水之所漂,或破折或腐;幸而得不破折不腐,则为人之所材,而有斧斤之患。其最幸者,漂沉汩没于湍沙之间,不知其几百年,而其激射啮食之馀,或仿佛于山者,则为好事者取去,强之以为山,然后可以脱泥沙而远斧斤。而荒江之濆,如此者几何,不为好事者所见,而为樵夫野人所薪者,何可胜数?则其最幸者之中,又有不幸者焉。

  予家有三峰。予每思之,则疑其有数存乎其间。且其孽而不殇,拱而不夭,任为栋梁而不伐;风拔水漂而不破折不腐,不破折不腐而不为人之所材,以及于斧斤之,出于湍沙之间,而不为樵夫野人之所薪,而后得至乎此,则其理似不偶然也。

  然予之爱之,则非徒爱其似山,而又有所感焉;非徒爱之而又有所敬焉。予见中峰,魁岸踞肆,意气端重,若有以服其旁之二峰。二峰者,庄栗刻削,凛乎不可犯,虽其势服于中峰,而岌然决无阿附意。吁!其可敬也夫!其可以有所感也夫!

古诗词
诗人合称
©国学涯 皖ICP备2024062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