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醒香销愁不胜,如何更向落花行。去年高摘斗轻盈。
夜雨几番销瘦了,繁华如梦总无凭。人间何处问多情。
佛事解释:旧指僧尼拜忏的事情。
佛事造句大全
1、佛教法师在物品回归时作了佛事仪式。
2、达赖生活起居和办公、做佛事,都在布达拉宫内。
3、此行是一个温柔地看到清迈佛教人民生活;崛起早在早餐参与日常佛事。
4、普济寺是普陀山的佛教活动中心,一切重大的佛事活动在此举行。
6、佛洞,此处泛指古佛洞、无底洞、文殊洞、老虎洞等众多与佛或佛事有关的洞穴。
7、逝世亡不是喜事,也不是凶事,而是一件肃穆的佛事。
8、佛教信仰及参与佛事活动是傣族人传统行为习惯构成的核心。
9、它能变化出无数的色身来做佛事。
10、自清代以来,这里一直是僧人诵经、举行佛事活动的场所。
11、在黄庙,也只有一两个庙的僧人凑在一起才能做起带乐器的佛事来。
12、在此基础上,探讨佛事组织教育功能是如何实现的问题,着重分析了它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
13、首先,从历史渊源、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几个方面对九溪村落进行描述,揭示了佛事组织的文化生态背景。
14、曾作为皇室女眷做佛事的场所,相传百花公主也在此出家。
15、本研究以女性佛事组织为切入点,着眼于学校以外的教育,试图从教育学的角度回答上述问题。
16、随着佛教在中国的深远流传,明代中期,山上终于兴建了寺庙,其名曰“万佛名山”,可见当时佛事之盛了。
木之生,或蘖而殇,或拱而夭;幸而至于任为栋梁,则伐;不幸而为风之所拔,水之所漂,或破折或腐;幸而得不破折不腐,则为人之所材,而有斧斤之患。其最幸者,漂沉汩没于湍沙之间,不知其几百年,而其激射啮食之馀,或仿佛于山者,则为好事者取去,强之以为山,然后可以脱泥沙而远斧斤。而荒江之濆,如此者几何,不为好事者所见,而为樵夫野人所薪者,何可胜数?则其最幸者之中,又有不幸者焉。
予家有三峰。予每思之,则疑其有数存乎其间。且其孽而不殇,拱而不夭,任为栋梁而不伐;风拔水漂而不破折不腐,不破折不腐而不为人之所材,以及于斧斤之,出于湍沙之间,而不为樵夫野人之所薪,而后得至乎此,则其理似不偶然也。
然予之爱之,则非徒爱其似山,而又有所感焉;非徒爱之而又有所敬焉。予见中峰,魁岸踞肆,意气端重,若有以服其旁之二峰。二峰者,庄栗刻削,凛乎不可犯,虽其势服于中峰,而岌然决无阿附意。吁!其可敬也夫!其可以有所感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