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醒香销愁不胜,如何更向落花行。去年高摘斗轻盈。
夜雨几番销瘦了,繁华如梦总无凭。人间何处问多情。
单音词解释:只有一个音节的词,如‘笔、水、花儿(huār)、吃、走、大、高’等。
单音词造句大全
1、单音词系统的变化和调整主要包括同义词系统和反义词系统的变化。
2、在《国语》韦昭注中大量存在着以复音词解释《国语》原文单音词的现象。
3、第一项计划是简化言辞,将多音节词缩成单音词节,省去动词和分词,因为一切可以想象到的东西事实上全是名词。
4、一是词义发展继续利用单音词的形式。
5、汉语词汇从以单音词为主,过渡到以复音词为主,是汉语史上的一大发展变化。
6、这一难题,主要存在于一般单音词中。
7、单音词和双音节合成词是这一章的重点,也是全文的重点,三音节ABB式则是元代汉语新词的突出特点。
8、古代汉语一个突出特征是单音词占优势。
9、今文《尚书》正处于单音词向复音词演变的重要阶段。
10、结论是:以双音节词为主导,单音词零增长,词长的极限是1-12个音节。
11、第二章是单音词研究,分析单音词的概况及词类分布。
12、本文抓住此特点对汉语单音词双音化作了研究。
13、按音节划分,分为单音词和复音词。单音词655个,复音词1513个。
14、构成现代汉语双音词的语素多由先秦的单音词发展而来。
15、第三章对比异文新增复音词与单音词,分析复音词构词法的变化,探索词汇复音化的趋势;
木之生,或蘖而殇,或拱而夭;幸而至于任为栋梁,则伐;不幸而为风之所拔,水之所漂,或破折或腐;幸而得不破折不腐,则为人之所材,而有斧斤之患。其最幸者,漂沉汩没于湍沙之间,不知其几百年,而其激射啮食之馀,或仿佛于山者,则为好事者取去,强之以为山,然后可以脱泥沙而远斧斤。而荒江之濆,如此者几何,不为好事者所见,而为樵夫野人所薪者,何可胜数?则其最幸者之中,又有不幸者焉。
予家有三峰。予每思之,则疑其有数存乎其间。且其孽而不殇,拱而不夭,任为栋梁而不伐;风拔水漂而不破折不腐,不破折不腐而不为人之所材,以及于斧斤之,出于湍沙之间,而不为樵夫野人之所薪,而后得至乎此,则其理似不偶然也。
然予之爱之,则非徒爱其似山,而又有所感焉;非徒爱之而又有所敬焉。予见中峰,魁岸踞肆,意气端重,若有以服其旁之二峰。二峰者,庄栗刻削,凛乎不可犯,虽其势服于中峰,而岌然决无阿附意。吁!其可敬也夫!其可以有所感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