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醒香销愁不胜,如何更向落花行。去年高摘斗轻盈。
夜雨几番销瘦了,繁华如梦总无凭。人间何处问多情。
1、阿罗汉神功正是罗汉堂的内功绝学,修成之后,内气浑厚,吐纳有力,且气劲游走全身,精炼体魄,相当于是一门铁布衫般的硬功,可反弹对手招法劲气。
2、因为那个时候阿罗汉那么多,不由你不信;佛在,阿罗汉也在,不信的,佛可以调御,阿罗汉可以来说服。
3、因此阿罗汉又叫做愚法声闻,得证有余依涅盘,还要努力前进,加行用功,来灰身泯智,到涉俗利生,从空出假,才能称为大阿罗汉,得证无余依涅盘。
4、虽然世尊、阿罗汉、正自觉者入般涅槃为时已久,我们信赖他、崇敬他而出家。
5、男众出家修行可证得阿罗汉果,女众出家修行同样可以证得阿罗汉果。
6、无明的破解,标志着阿罗汉道与阿罗汉果同时达到了终点。
7、终其一生,阿罗汉们离导致失慎的蒸馏发酵的醉品、戒导致失慎的蒸馏发酵的醉品。
8、成须陀洹道斯陀含道阿那含道阿罗汉道。
9、一修行,没几天就证得阿罗汉果。
10、又舍利佛,彼佛有无量无边声闻弟子,皆阿罗汉。
11、尊者阿姜摩诃布瓦说他证阿罗汉果已超过50年了。
12、外三乘是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是指阿罗汉、辟支佛、菩萨所行之四谛、十二因缘、六度万行等法,泛指显教。
13、在整个大乘文献中,有很多关于佛陀和阿罗汉浮图的参考资料.
14、我们说他已经成神、成仙、成为肉身菩萨、成为阿罗汉,辟支佛,菩萨.
15、终其一生,阿罗汉们戒歌舞、音乐、观看演艺、佩戴花环、以芳香与美容品美化自己。
16、汝今观此二十五无学诸大菩萨,及阿罗汉.
17、获得阿罗汉果位的人叫“阿罗汉”,简称“罗汉”。
18、表示小乘修行四向四果的二十七贤圣位,即前四向三果的“十八有学”与第四阿罗汉果的“九无学”。
19、弓乙道,合在一起不就是弘嘛?弥弘!弥不是弥勒吗?弥勒弘扬佛法,让天下人证阿罗汉果,大圆静智,无上智,以及长生决吗!
20、阿罗汉、正自觉者入般涅槃为时已久,我们信赖他、崇敬他而出家。
21、他们以简陋的床具或草铺卧于低矮之处.以阿罗汉为楷模,藉修此戒,我持守布萨.
22、我们说他已经成神、成仙、成为肉身菩萨、成为阿罗汉,辟支佛,菩萨.
23、根据一位阿罗汉的指示,经行禅思时,在身体上和心智上都要予以善加守护。
24、小乘追求的是个人的自我解脱,把灰身灭智,证得阿罗汉作为最高目标,修习时注重三十七道品的宗教道德修养。
25、诸无央数天人民及蜎飞蠕动之类,诸来生我国者,悉皆令作菩萨、阿罗汉无央数,都胜诸佛国。
木之生,或蘖而殇,或拱而夭;幸而至于任为栋梁,则伐;不幸而为风之所拔,水之所漂,或破折或腐;幸而得不破折不腐,则为人之所材,而有斧斤之患。其最幸者,漂沉汩没于湍沙之间,不知其几百年,而其激射啮食之馀,或仿佛于山者,则为好事者取去,强之以为山,然后可以脱泥沙而远斧斤。而荒江之濆,如此者几何,不为好事者所见,而为樵夫野人所薪者,何可胜数?则其最幸者之中,又有不幸者焉。
予家有三峰。予每思之,则疑其有数存乎其间。且其孽而不殇,拱而不夭,任为栋梁而不伐;风拔水漂而不破折不腐,不破折不腐而不为人之所材,以及于斧斤之,出于湍沙之间,而不为樵夫野人之所薪,而后得至乎此,则其理似不偶然也。
然予之爱之,则非徒爱其似山,而又有所感焉;非徒爱之而又有所敬焉。予见中峰,魁岸踞肆,意气端重,若有以服其旁之二峰。二峰者,庄栗刻削,凛乎不可犯,虽其势服于中峰,而岌然决无阿附意。吁!其可敬也夫!其可以有所感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