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分类 文学典籍 国学作者 名言名句 字词造句 反义词 近义词 在线反馈

兼爱造句

1、其实,面对战争,我们最感到亲切的字眼,既非网上噱头十足的喧嚣声,亦非舶来的水土不服的西式理论,而是闪耀于中国典籍的四字箴言“兼爱非攻”。

2、茅屋采椽,是以贵俭;养三老五更,是以兼爱;选士大射,是以尚贤;宗祀严父,是以右鬼;顺四时而行,是以非命;以孝视天下,是以尚同;此其所长也。

3、梳理他们的青春奋斗历程,不难发现,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恪尽职守的敬业精神、兼爱无私的博爱胸怀、攻坚克难的奋斗激情是他们共同的精神印记。

4、12国际家庭日,愿你恪守儒家仁爱之根本;遵循墨家兼爱之道义,继承道家博爱之美德,宏扬中华大爱之精神,爱爹娘、爱妻儿、爱朋友、爱天下人。

5、天下皆白,唯我独黑!兼爱非攻,守正诛邪!死不旋踵,唯我墨裔!!!

6、泰西各国以兼爱为教,故皆有恤穷院、工作场、养病院、训盲哑院、育婴堂。

7、比如《庄子》一书的《天道》篇,就曾经借老聃的口说,你们这些人,讲什么“仁义道德”,提什么“救市主张”,自以为“兼爱无私”。

8、谦慎宽厚,兼爱文学,读书敏速,十行俱下,覆棋不失一道。

9、相传墨子为了推广兼爱思想,摩顶放踵奔波於天下。

10、天下皆白,唯我独黑!兼爱非攻,守正诛邪!死不旋踵,唯我墨裔!!!

11、诸儒都表达了尊重生命、兼爱万物的思想.

12、一是兼爱和非攻止战的精神,二是科学家精神和匠人精神。

13、专业伦理;医道精神;墨子;兼爱;无私奉献;视人若己;宽容尊重。

14、儒墨之间的对立,最突出地表现在仁爱与兼爱、重义轻利与兴利除害等基本观点上。

15、儒家主张以德化民;道家主张无为而治;法家主张信赏必罚;墨家主张兼爱尚同;名家主张去尊偃兵。

16、茅屋采椽,是以贵俭;养三老五更,是以兼爱;选士大射,是以上贤;宗祀严父,是以右鬼;顺四时而行,是以非命;以孝视天下,是以上同;此其所长也。

17、5.12“吾要爱”日,愿你恪守儒家仁爱之根本;遵循墨家兼爱之道义,继承道家博爱之美德,宏扬中华大爱之精神,爱爹娘、爱妻儿、爱朋友、爱天下人。

18、笔者无力对双方主将的人格作出评判,但对这种“贵圈真乱,当兼爱非攻”的论调实在不感冒。

19、上联是“兼爱新旧诗,创作评论传后世”;下联是“愿效牛马走,耕耘驱驰为人民”。

20、本文从“仁爱修身与道德自我完善”、无为不争”和“勿以暴力抗恶”、兼爱与全人类的爱”三方面进行分析,旨在说明诸子学说与托尔斯泰创作之间的联系.

21、她的一生多灾多难,疾病缠身,贫困之极,兼爱子又失.

22、本文从“仁爱修身与道德自我完善”、无为不争”和“勿以暴力抗恶”、兼爱与全人类的爱”三方面进行分析,旨在说明诸子学说与托尔斯泰创作之间的联系.

23、例如“福祸相倚”的辩证思想,“以法为教”的法治思想,“兼爱互利”的社会和谐思想等等。

24、等重要议题,并指出兼爱不但可以充当现代工商社会人际相处的伦理原则,而且可以作为企业经营的指导理念。

25、相传墨子为了推广兼爱思想,摩顶放踵奔波于天下。

26、2月27日,国家林业局副局长陈凤学在北京会见了韩国三星第一毛织株式会社副社长兼爱宝乐园总裁赵炳学。

27、12“吾要爱”日,愿你恪守儒家仁爱之根本;遵循墨家兼爱之道义,继承道家博爱之美德,宏扬中华大爱之精神,爱爹娘、爱妻儿、爱朋友、爱天下人。

28、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

29、5.12国际家庭日,愿你恪守儒家仁爱之根本;遵循墨家兼爱之道义,继承道家博爱之美德,宏扬中华大爱之精神,爱爹娘、爱妻儿、爱朋友、爱天下人。

猜你喜欢
浣溪沙·酒醒香销愁不胜

酒醒香销愁不胜,如何更向落花行。去年高摘斗轻盈。

夜雨几番销瘦了,繁华如梦总无凭。人间何处问多情。

水仙子·次韵

蝇头老子五千言,鹤背扬州十万钱。白云两袖吟魂健,赋庄生《秋水》篇,布袍宽风月无边。名不上琼林殿,梦不到金谷园,海上神仙。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六首·其六

正是行人肠断时,子规得得向人啼。

若能泪得居人脸,始信春愁总为伊。

临江仙·长记碧纱窗外语

长记碧纱窗外语,秋风吹送归鸦。片帆从此寄尺涯。一灯新睡觉,思梦月初斜。

便是欲归归未得,不如燕子还家。春云春水带轻霞。画船人似月,细雨落杨花。

木假山记
宋代苏洵

  木之生,或蘖而殇,或拱而夭;幸而至于任为栋梁,则伐;不幸而为风之所拔,水之所漂,或破折或腐;幸而得不破折不腐,则为人之所材,而有斧斤之患。其最幸者,漂沉汩没于湍沙之间,不知其几百年,而其激射啮食之馀,或仿佛于山者,则为好事者取去,强之以为山,然后可以脱泥沙而远斧斤。而荒江之濆,如此者几何,不为好事者所见,而为樵夫野人所薪者,何可胜数?则其最幸者之中,又有不幸者焉。

  予家有三峰。予每思之,则疑其有数存乎其间。且其孽而不殇,拱而不夭,任为栋梁而不伐;风拔水漂而不破折不腐,不破折不腐而不为人之所材,以及于斧斤之,出于湍沙之间,而不为樵夫野人之所薪,而后得至乎此,则其理似不偶然也。

  然予之爱之,则非徒爱其似山,而又有所感焉;非徒爱之而又有所敬焉。予见中峰,魁岸踞肆,意气端重,若有以服其旁之二峰。二峰者,庄栗刻削,凛乎不可犯,虽其势服于中峰,而岌然决无阿附意。吁!其可敬也夫!其可以有所感也夫!

古诗词
诗人合称
©国学涯 皖ICP备2024062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