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醒香销愁不胜,如何更向落花行。去年高摘斗轻盈。
夜雨几番销瘦了,繁华如梦总无凭。人间何处问多情。
1、抗战期间穿越沙漠一路乞讨回延安。
2、介石先生惠鉴:恩来诸同志回延安称述先生盛德,钦佩无余。
3、我们已经在北京住了七年,第八年又请我们回延安怎么办?
4、近日,华商报记者也由西安乘坐高铁“回延安”,在巍峨的宝塔山下,触摸每一片厚重沉实的黄土,参观革命先驱们的旧居和窑洞。
5、假期回延安五天,吃了很多朝思暮想的陕北小吃,这些物质食粮令人的胃满足。
6、回延安后,仲勋为我带来了姐姐写的家信。
7、抗战期间穿越沙漠一路乞讨回延安,大将。
8、1946年4月8日,王若飞携带着中共代表团就宪法、国民政府组成等问题同国民党谈判的最后方案,乘飞机离开重庆返回延安。
9、贺敬之创作的《回延安》,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好诗。
10、仲勋满怀深情地表示,想亲自回延安看看!但仲勋竟在2002年5月24日与世长辞,他的这一愿望最终未能实现,成为一大憾事。
11、哪位开国大将靠乞讨回延安。
12、而且,胡还表示欢迎他回延安看看。
13、林彪回延安后继续任抗大校长。
14、“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对共产党人来说,宝塔山、延河水总是心灵深处最为神圣的风景。
15、后来西路军全军覆没,徐向前化装成小贩,几乎是一路乞讨,只身逃回延安,遇见耿飚前来接应,他叫了声“耿飚”,眼泪就下来了。
木之生,或蘖而殇,或拱而夭;幸而至于任为栋梁,则伐;不幸而为风之所拔,水之所漂,或破折或腐;幸而得不破折不腐,则为人之所材,而有斧斤之患。其最幸者,漂沉汩没于湍沙之间,不知其几百年,而其激射啮食之馀,或仿佛于山者,则为好事者取去,强之以为山,然后可以脱泥沙而远斧斤。而荒江之濆,如此者几何,不为好事者所见,而为樵夫野人所薪者,何可胜数?则其最幸者之中,又有不幸者焉。
予家有三峰。予每思之,则疑其有数存乎其间。且其孽而不殇,拱而不夭,任为栋梁而不伐;风拔水漂而不破折不腐,不破折不腐而不为人之所材,以及于斧斤之,出于湍沙之间,而不为樵夫野人之所薪,而后得至乎此,则其理似不偶然也。
然予之爱之,则非徒爱其似山,而又有所感焉;非徒爱之而又有所敬焉。予见中峰,魁岸踞肆,意气端重,若有以服其旁之二峰。二峰者,庄栗刻削,凛乎不可犯,虽其势服于中峰,而岌然决无阿附意。吁!其可敬也夫!其可以有所感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