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分类 文学典籍 国学作者 名言名句 字词造句 反义词 近义词 在线反馈

子厂造句

1、自日本3月大地震和海啸后,电子厂商因担心供应短缺,纷纷储备零组件.

2、北部城市天津也受到影响,其中丰田汽车制造厂和一家日资电子厂发生了短暂的罢工。

3、姚宗辉说,去年他在浙江电子厂打工,一个月有三千多的收入,但算上来回路费所剩无几,所以今年决定在重庆主城找工作。

4、最大的莲子厂位于太平桥东侧,你可以将莲子领回家但交货时莲肉不能差秤,因为莲壳与莲肉之比有严格的规定,一旦差秤就要扣工钱。

5、甘肃官铁厂、甘肃官金铜厂、甘肃洋蜡胰子厂等,还参与了技术人才的培训。

6、“文革”时期,老坊寺大殿被装订厂和刷子厂占据,冲床震落了屋顶瓦片。

7、公司有多年与家具厂、灯饰厂、电子厂、电器业配套的服务经验。

8、现公司员工有400多人,下属有:竹木工艺厂、注塑厂、电子厂、喇叭厂等产品系列配套实体。

9、甘肃织呢局、甘肃官铁厂、甘肃官金铜厂、甘肃洋蜡胰子厂等,还参与了技术人才的培训。

10、记者看到,这个合作社的中心区,种禽厂、炕孵厂、饲料厂、活珠子厂、编织带厂一应俱全,还有3辆汽车。

11、潮州市城西天伦电子厂位于潮州市后街二支渠中段交通十分便利.

12、冯先生已经在福建安家立业,开了家半导体内存加工厂,战争爆发前一直和国内的电子厂家做生意。

13、初中毕业后,她跟随姐姐到广东东莞西湖区石龙镇一家电子厂打工,与大她一岁、在同一个厂务工的四川广元籍女子王小丽,是同租一室的“铁姐儿们”。

14、广船国际是一个较大的塑料电子厂,谁使用丝网印刷设备的模式。

15、我们拥有自己旗下专业的生产厂家,服装厂和电子厂.

16、与此同时,包括英特尔、LG以及其他一些电子厂商也均在越南地区砸下了八位到九位数的投资金额。

17、瓶启子厂家发来贺电:我们厂终于有希望了!每日轻松一刻。

18、目的通过对肇庆市某塑胶五金电子厂发生的一起急性职业性三氯甲烷中毒事故的调查分析,提出预防措施,杜绝类似事故的发生。

19、李先生告诉记者,儿子今年20岁,3年前一直在深圳西乡三围的索佳电子厂上班,但后来竟然没了音讯。

20、虽然萎靡不振的经济仍然严重影响着全球消费电子市场,但是平板电视厂商相比其他电子厂商而言日子要捱得轻松一些。

21、请市委领导严惩腐败无能的三毛厂领导班子,厂子走到今天,他们难辞其咎,就是罪魁祸首!

22、本公司是专业生产塑胶模具,精密机械零部件制造加工,电子厂专用治具,夹具制造加工的企业。

23、全国大概有二千万个民工,女性佔一半,她们大多在制衣厂和电子厂上班,或者当家庭佣工。

24、宝安新安电子厂是集研发,生产于一身的独资企业!

25、赵屋街附近的这个大型电子厂拥有2万名女工,阿义2009年末到东莞,一直没有正经地工作,却不出意料地收获了一个女友。

26、“为了英雄醒来”募捐义演;龙华电子厂8位女工,千针万线绣锦旗“英雄无语,鹏城有情”;居深藏族企业家扎西次仁,捎来取自“雪域高原”的珍贵灵芝粉。

27、其中一个企业是电子厂,每天都要派人开车送一小块电子元件从市桥过沙溪桥给另一个工厂。

28、借鞋刘安金宗九是电子厂生产科科长,韩国人.

猜你喜欢
浣溪沙·酒醒香销愁不胜

酒醒香销愁不胜,如何更向落花行。去年高摘斗轻盈。

夜雨几番销瘦了,繁华如梦总无凭。人间何处问多情。

水仙子·次韵

蝇头老子五千言,鹤背扬州十万钱。白云两袖吟魂健,赋庄生《秋水》篇,布袍宽风月无边。名不上琼林殿,梦不到金谷园,海上神仙。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六首·其六

正是行人肠断时,子规得得向人啼。

若能泪得居人脸,始信春愁总为伊。

临江仙·长记碧纱窗外语

长记碧纱窗外语,秋风吹送归鸦。片帆从此寄尺涯。一灯新睡觉,思梦月初斜。

便是欲归归未得,不如燕子还家。春云春水带轻霞。画船人似月,细雨落杨花。

木假山记
宋代苏洵

  木之生,或蘖而殇,或拱而夭;幸而至于任为栋梁,则伐;不幸而为风之所拔,水之所漂,或破折或腐;幸而得不破折不腐,则为人之所材,而有斧斤之患。其最幸者,漂沉汩没于湍沙之间,不知其几百年,而其激射啮食之馀,或仿佛于山者,则为好事者取去,强之以为山,然后可以脱泥沙而远斧斤。而荒江之濆,如此者几何,不为好事者所见,而为樵夫野人所薪者,何可胜数?则其最幸者之中,又有不幸者焉。

  予家有三峰。予每思之,则疑其有数存乎其间。且其孽而不殇,拱而不夭,任为栋梁而不伐;风拔水漂而不破折不腐,不破折不腐而不为人之所材,以及于斧斤之,出于湍沙之间,而不为樵夫野人之所薪,而后得至乎此,则其理似不偶然也。

  然予之爱之,则非徒爱其似山,而又有所感焉;非徒爱之而又有所敬焉。予见中峰,魁岸踞肆,意气端重,若有以服其旁之二峰。二峰者,庄栗刻削,凛乎不可犯,虽其势服于中峰,而岌然决无阿附意。吁!其可敬也夫!其可以有所感也夫!

古诗词
诗人合称
©国学涯 皖ICP备2024062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