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分类 文学典籍 国学作者 名言名句 字词造句 反义词 近义词 在线反馈

护岸造句

1、沙滩也好护岸水泥预制块也好防沙林也好,一切在月色下都是白茫茫的。

2、三级防火区是指护路林、护岸林、宜林地和农田林网。

3、2013年,太阳岛风景区遭遇大洪水围困,月亮湾堤防护岸石坡受到严重水毁,已严重影响月亮湾地区的安全和景观。

4、航道护岸工程中经常发生基槽边坡滑坡失稳事故,从而造成经济和安全问题。

5、其中,针对植被保护,在漓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范围内,禁止非法采伐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护岸林、风景林和珍贵林木。

6、77亿元总投资,将主要用于土堤加高加固、堤身锥探灌浆、堤身堤基防渗墙、护坡护岸和涵闸处理。

7、惠安已基本形成以林区森林为生态面,以海岸基干林带、道路两侧护路林、溪渠堤岸护岸林、农田林网为生态线,以城乡绿化景点为生态点的森林生态网络体系。

8、经过1998年长江大洪水的冲刷,枯水位以上护岸工程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损坏。1999年国家安排专项资金对观音矶护岸工程进行整治。

9、从1999年起,林业部门在这一地区开展了大规模的界江护岸林工程。

10、文章介绍了萧山北塘河整治工程中采用的新型护岸技术,希望能为以后同类工程的施工提供一些借鉴。

11、廖秋萍)春赏樱花,在张家界市城区中天吉龙段澧水护岸林现场,年初刚种上的樱花悄然绽放。

12、本文结合天津港东突堤护岸试验工程,对天津港防波堤延伸段工程的施工方案进行了研讨。

13、根据平原河道流速低、水位涨幅幅度小的特性,平阳县还选择植物措施、松木桩、干砌石、叠石、卵石、生态土工袋等,及各种组合生态护岸。

14、文章介绍水下抛石护岸施工质量控制措施与检验的内容.

15、77亿元总投资,将主要用于土堤加高加固、堤身锥探灌浆、堤身堤基防渗墙、护坡护岸和涵闸处理等方面。

16、黄河护岸林忽发大火近500米林带遭焚毁。

17、庭园的低湿地庭荫树;或作混交植片林,风景林;或作防护林,公路绿化,河难绿化等,可固土护岸,改良土壤。

18、摘要植物护岸是生物治河措施之一.

19、最后生态护岸及植被配置技术促进了桃花江流域生态系统的修复,彻底改善了桃花江水环境。

20、桤木适于公园、庭园的低湿地庭荫树;或作混交植片林,风景林;或作防护林,公路绿化,河难绿化等,可固土护岸,改良土壤。

21、二百里舳舻相继,二百里骑兵护岸,二百里鼓乐喧天,二百里风生水起。

22、本报讯记者昨日从厦门海湾投资有限公司了解到,马銮湾核心区护岸、清淤回填工程设计方案已通过审批。

23、记者在现场看到,遭砍伐的护路林、护岸林位于京沪铁路运河和101省道中间。

24、护堤护岸林采伐许可市水务局。

25、今年,又投入250万元,为刘门角浜、篾竹港、周家浜等河道衬砌生态护岸,长达5公里。

26、护岸工程在建造和运营中,经常会遇到各种风险.

27、据有关负责人介绍,其建设方式主要是结合海河口泄洪清淤、综合治理和开挖航道,充分利用滩涂、浅海造地,采取一次围埝形成护岸,分阶段吹填进行开发。

28、生态护岸是河流生态恢复的重要内容之一.

29、昨日,记者从渝中区获悉,长滨路护岸部分挡墙外倾、部分梯坎下沉,有关部门正进行加固抢险。

猜你喜欢
浣溪沙·酒醒香销愁不胜

酒醒香销愁不胜,如何更向落花行。去年高摘斗轻盈。

夜雨几番销瘦了,繁华如梦总无凭。人间何处问多情。

水仙子·次韵

蝇头老子五千言,鹤背扬州十万钱。白云两袖吟魂健,赋庄生《秋水》篇,布袍宽风月无边。名不上琼林殿,梦不到金谷园,海上神仙。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六首·其六

正是行人肠断时,子规得得向人啼。

若能泪得居人脸,始信春愁总为伊。

临江仙·长记碧纱窗外语

长记碧纱窗外语,秋风吹送归鸦。片帆从此寄尺涯。一灯新睡觉,思梦月初斜。

便是欲归归未得,不如燕子还家。春云春水带轻霞。画船人似月,细雨落杨花。

木假山记
宋代苏洵

  木之生,或蘖而殇,或拱而夭;幸而至于任为栋梁,则伐;不幸而为风之所拔,水之所漂,或破折或腐;幸而得不破折不腐,则为人之所材,而有斧斤之患。其最幸者,漂沉汩没于湍沙之间,不知其几百年,而其激射啮食之馀,或仿佛于山者,则为好事者取去,强之以为山,然后可以脱泥沙而远斧斤。而荒江之濆,如此者几何,不为好事者所见,而为樵夫野人所薪者,何可胜数?则其最幸者之中,又有不幸者焉。

  予家有三峰。予每思之,则疑其有数存乎其间。且其孽而不殇,拱而不夭,任为栋梁而不伐;风拔水漂而不破折不腐,不破折不腐而不为人之所材,以及于斧斤之,出于湍沙之间,而不为樵夫野人之所薪,而后得至乎此,则其理似不偶然也。

  然予之爱之,则非徒爱其似山,而又有所感焉;非徒爱之而又有所敬焉。予见中峰,魁岸踞肆,意气端重,若有以服其旁之二峰。二峰者,庄栗刻削,凛乎不可犯,虽其势服于中峰,而岌然决无阿附意。吁!其可敬也夫!其可以有所感也夫!

古诗词
诗人合称
©国学涯 皖ICP备2024062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