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分类 文学典籍 国学作者 名言名句 字词造句 反义词 近义词 在线反馈

公案造句

1、她真可谓推陈出新,让这件杀人案件成了标准的“无头公案”。

2、皇太后也不欲穷究其事,下旨命瞿鸿玑开缺回籍,了这一段公案。

3、(《海瑞集》,第576页)他的事迹通过《海公案》、《海公大红袍》、《生死牌》、《朝阳凤》、《忠义烈》、《十美图》等小说戏剧代代传颂。

4、而这里很奇怪的是,旁人都不懂得,只有迦叶一人懂得,并且以破颜一笑作表示,也同样没有说话,所以这叫“拈花公案”。

5、在“磨砖作镜”的著名公案中,马祖道一顿然开悟,此后便深领怀让奥旨,来江西传法并最终创立了洪州禅系。

6、怅怅莫怪少时年,百丈游丝易惹牵。何岁逢春不惆怅?何处逢情不可怜?杜曲梨花杯上雪,灞陵芳草梦中烟,前程两袖黄金泪,公案三生白骨禅。

7、以此为基点,也可对“中国有无悲剧”及其背后的原因这一聚讼已久的学术公案做出一种解答。

8、大家虽然也在讲公案,讲话头,讲禅修,但没有足够的见地和根机,也没有明眼师长的指导,整个修行自然流于空洞,最后只剩下一些说法而已。

9、一边骂一边将配刀,牙牌入到公案之上,气冲冲地离开衙门大院。

10、“清正廉明”的匾额昭然天下,“肃静”、“回避”的虎头牌屹立在公案台两侧。

11、至证三昧,见实相后,般若门开,然后借公案以为印证。

12、缁黄之流,东走西游,谁无几宗公案?谁无几句话头?只以口头三味取人,则人人是佛,个个是仙。

13、而《周礼》在西汉突然被发现,没有授受端绪可寻,而且先秦文献也没有提到此书,所以,其真伪和成书年代问题成为聚讼千年的一大公案。

14、唐代的高僧怀让,十五岁出家,在六祖慧能开示下获悟,亲侍慧能15年,于南岳弘扬禅宗,四方僧众前往归敬,留下“磨砖成镜”等著名公案供后人参悟。

15、,众人顿时慌作一团,就连县太爷也慌忙弯腰躲在公案后面。

16、就算有人发现,然后告到佣兵公会,说凶手是野熊佣兵团,那也是查无实据,最终变成无头公案。

17、此一则公案最能见到沩山、仰山、香严三师的生活乐趣,真是动即合辙,优游自在。

18、这件无头公案,经过一番调查,事情真相总算水落石出了。

19、大家熟知的禅宗公案一个巴掌拍响的声音是什么?

20、本文最后对这桩公案作了简短的评论.

21、那是一种共同实践,彼此辩难的互动过程,它体现为不断的交谈,寻求启示,提出问题,不求定论,有如禅家的公案,修行的细节。

22、磨镜是一个暧昧的词汇,也充满禅机,禅宗灯录有“磨砖作镜”的公案,是迷悟和破执的辩证。

23、包公的故事,自南宋起以至元明,成为民间喜爱的话题,流传的话本、戏剧,及公案何啻数十百篇。

24、这件公案,也和帝国主义者赫尔利有关系.

25、他的书把这件歷史公案的来龙去脉说得一清二楚。

26、这样的结果,一件史实,往往无头,成为无头公案。

27、是非公案,个中内情,局外人早已不得而知。

28、这说的是那件著名的无头公案。

29、在这些城市细节酿成的伤人事件当中,有很多发展到最后变成了“无头公案”,并最终不了了之。

30、这桩公案,说到底不过是一个乡下来的二十岁的童养媳在只有十岁的小丈夫病死后,又被公爹转卖给了别家所家所引出的一桩杀人案,死者正是那个新的买主。

31、公案剧表现作者的吏治思想.宗教剧则起到劝善惩恶的作用.

32、少时有人答应,进了席棚,来到公案之前,跪下叩头。

33、有些还成为“无头公案”在这些城市细节酿成的伤人事件当中,有很多发展到最后变成了“无头公案”,并最终不了了之。

34、关于这件异想天开的公案,可怜的苔丝和她的父母,自然一点儿都不知道,这实在对于他们非常地不利。

35、那些问题都是无头公案。

36、中部主要讲述济公捉拿淫贼华云龙的故事,为公案书。

37、等公案不仅启悟了当时的许多禅僧,而且流传后世,历久弥新。

38、协台衙门里,还是那间公事房,只是外间的公案前坐着一个新来的书吏。

39、这些案件有的已经告破,罪犯也受到了法律的制裁,但大多成为了无头公案。

40、说公案,皆是扑刀杆棒,及发迹变泰之事。

41、细思三皇五帝,一般锦绣江山,风调雨顺万民安,不见许多公案。后世依他样子,齐家治国何难。流芳百世在人间,万古称扬赞叹。

42、期间与马祖道一的“磨砖作镜”公案为佛家公案之经典,开禅学一大宗风,为南禅宗,尤其是“佛教的中国化”奠定了十分重要的基础,开创了新的境界。

43、涵澜替康和挑了《认识佛教》、《了凡四训精解编》、《禅门公案》,虽说不必埋单,涵澜还是在功德箱里放了十块钱。

44、他想起了未了的公案,话没说完就住了口,他的脸色变了.

45、他的书把这件历史公案的来龙去脉说得一清二楚。

46、实际上,早在电话中被后台老K,狠狠一顿训斥前,副总编邵向前,在万书记办公案头当日市报上,便窃看了谢媛以“记者调查”。

猜你喜欢
浣溪沙·酒醒香销愁不胜

酒醒香销愁不胜,如何更向落花行。去年高摘斗轻盈。

夜雨几番销瘦了,繁华如梦总无凭。人间何处问多情。

水仙子·次韵

蝇头老子五千言,鹤背扬州十万钱。白云两袖吟魂健,赋庄生《秋水》篇,布袍宽风月无边。名不上琼林殿,梦不到金谷园,海上神仙。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六首·其六

正是行人肠断时,子规得得向人啼。

若能泪得居人脸,始信春愁总为伊。

临江仙·长记碧纱窗外语

长记碧纱窗外语,秋风吹送归鸦。片帆从此寄尺涯。一灯新睡觉,思梦月初斜。

便是欲归归未得,不如燕子还家。春云春水带轻霞。画船人似月,细雨落杨花。

木假山记
宋代苏洵

  木之生,或蘖而殇,或拱而夭;幸而至于任为栋梁,则伐;不幸而为风之所拔,水之所漂,或破折或腐;幸而得不破折不腐,则为人之所材,而有斧斤之患。其最幸者,漂沉汩没于湍沙之间,不知其几百年,而其激射啮食之馀,或仿佛于山者,则为好事者取去,强之以为山,然后可以脱泥沙而远斧斤。而荒江之濆,如此者几何,不为好事者所见,而为樵夫野人所薪者,何可胜数?则其最幸者之中,又有不幸者焉。

  予家有三峰。予每思之,则疑其有数存乎其间。且其孽而不殇,拱而不夭,任为栋梁而不伐;风拔水漂而不破折不腐,不破折不腐而不为人之所材,以及于斧斤之,出于湍沙之间,而不为樵夫野人之所薪,而后得至乎此,则其理似不偶然也。

  然予之爱之,则非徒爱其似山,而又有所感焉;非徒爱之而又有所敬焉。予见中峰,魁岸踞肆,意气端重,若有以服其旁之二峰。二峰者,庄栗刻削,凛乎不可犯,虽其势服于中峰,而岌然决无阿附意。吁!其可敬也夫!其可以有所感也夫!

古诗词
诗人合称
©国学涯 皖ICP备2024062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