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分类 文学典籍 国学作者 名言名句 字词造句 反义词 近义词 在线反馈

同案造句

1、15日是每月一次的已决犯接见日,张建祥很尴尬,弘农老家没人来看,让同案犯家属捎来一条旧裤子,一双新袜子。

2、东莞市常平公安分局松柏塘派出所称,在**的现场,当场抓了5名涉案犯,另同案犯唐建国、陆应启、郑文、陆军、阿牛哥至今在逃。

3、检举同案人或者其他人应当受到党纪处分的问题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分。

4、他愿意提供出对同案犯不利的证据.

5、办理刑事申诉案件中发现原案遗漏罪行、遗漏同案犯罪嫌疑人的,应当移送有关部门处理。

6、尤其是在一些刑事审判中,对于同一类案件,不同的法院、不同的法官,在判决结果上往往可以同案不同刑,量刑畸轻畸重、罚不当罪等现象屡见不鲜。

7、她们就在那儿第一次同案而食.

8、8点23分,郭美美和同案赵晓来在法警的押送下,乘坐警车到达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并进入看守室等待开庭。

9、两名女子利用自己孕妇的身份获取他人信任,然后以“拾物平分”的形式伙同同案人盗取他人财物。

10、被告人张某协助抓获同案犯刘某,有立功表现,且认罪态度较好,依法予以减轻处罚。

11、警方一举拘捕了一名主犯和两名同案犯.

12、方其幼也,父母亲左提右挈,前襟后裾,食则同案,衣则传服,学则连业,游则共方,虽有悖乱之人,不能不相爱也。

13、案由相同案情相似的案件,和解成功,加害人判处的刑罚明显低于未和解的案件,“刑事和解”已具有承担部分刑事责任的属性。

14、在刑事诉讼活动中,提供证言的同案犯具有特殊地位.

15、东莞市常平公安分局松柏塘派出所称,在**的现场,当场抓了5名涉案犯,同案犯唐建国、陆应启、郑文、陆军、阿牛哥至今在逃。

16、人们发现托尼是该案的同案犯.

17、7月1日上午,在犯罪嫌疑人亲属的规劝下,张志成与同案犯陈建彬到平泉县柳溪乡派出所投案自首。

18、大部分人呈现托尼是该案的同案犯.

19、鉴于两名同案犯尚未落网,犯罪嫌疑人张东东系流窜作案,入室盗窃,且数额巨大,为依法打击犯罪,保障人民群众财产安全,珠晖区人民检察院依法批准逮捕。

20、民法体系是以标的物来划分的,最常见的民事案件就是侵权案件和合同案件。

21、同案处理的还有国家机电部的副局级干部1人,记者4人,金融系统工作人员3人,会计师3人。

22、昨天上午8点23分,郭美美和同案被告人赵晓来在法警的押送下,乘坐警车到达东城区法院,然后被带进看守室等待开庭。

23、“所谓口供,就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包括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承认有罪的供述、关于自己无罪、罪轻的辩解和揭发同案被告人的攀供。

24、同案被告人曾湘灵因收购李晓、刘越高的赃物牟利,涉嫌掩饰、掩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入罪,同日受审。

25、在刑事诉讼活动中,提供证言的同案犯具有特殊地位.

26、谢里夫和其他六名被指控的同案犯面临劫机,试图谋杀,绑架和恐怖主义的指控.

27、同案犯鲁少山,男,三十三岁,富裕中农出身,学生成份,北京市房山县人。

28、8点23分,郭美美和同案赵晓来在法警的押送下,乘坐警车到达东城法院,并进入看守室等待开庭。

29、同案被告尚有二十三人被检察官下令逮捕,其中十九人在家看管,另四人被送至监狱羁押,包括马斯特拉的亲家翁。

30、兄弟者,分形连气之人也,方其幼也,父母左提右挈,前襟后裾,食则同案,衣则传服,学则连业,游则共方,虽有悖乱之人,不能不相爱也。

31、一个独立运动组织声称他们正在处理80多个相同案件。

32、同案受审的淮南新华书店原副经理蔡如德,两任计财科科长娄敏、钱国阳,分别被以贪污罪判处3至7年不等的有期徒刑。

33、被带回海城的滕某某交代,同案王某某也在黑龙江,居住在佳木斯市富锦县,平时与其还有联系。

猜你喜欢
浣溪沙·酒醒香销愁不胜

酒醒香销愁不胜,如何更向落花行。去年高摘斗轻盈。

夜雨几番销瘦了,繁华如梦总无凭。人间何处问多情。

水仙子·次韵

蝇头老子五千言,鹤背扬州十万钱。白云两袖吟魂健,赋庄生《秋水》篇,布袍宽风月无边。名不上琼林殿,梦不到金谷园,海上神仙。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六首·其六

正是行人肠断时,子规得得向人啼。

若能泪得居人脸,始信春愁总为伊。

临江仙·长记碧纱窗外语

长记碧纱窗外语,秋风吹送归鸦。片帆从此寄尺涯。一灯新睡觉,思梦月初斜。

便是欲归归未得,不如燕子还家。春云春水带轻霞。画船人似月,细雨落杨花。

木假山记
宋代苏洵

  木之生,或蘖而殇,或拱而夭;幸而至于任为栋梁,则伐;不幸而为风之所拔,水之所漂,或破折或腐;幸而得不破折不腐,则为人之所材,而有斧斤之患。其最幸者,漂沉汩没于湍沙之间,不知其几百年,而其激射啮食之馀,或仿佛于山者,则为好事者取去,强之以为山,然后可以脱泥沙而远斧斤。而荒江之濆,如此者几何,不为好事者所见,而为樵夫野人所薪者,何可胜数?则其最幸者之中,又有不幸者焉。

  予家有三峰。予每思之,则疑其有数存乎其间。且其孽而不殇,拱而不夭,任为栋梁而不伐;风拔水漂而不破折不腐,不破折不腐而不为人之所材,以及于斧斤之,出于湍沙之间,而不为樵夫野人之所薪,而后得至乎此,则其理似不偶然也。

  然予之爱之,则非徒爱其似山,而又有所感焉;非徒爱之而又有所敬焉。予见中峰,魁岸踞肆,意气端重,若有以服其旁之二峰。二峰者,庄栗刻削,凛乎不可犯,虽其势服于中峰,而岌然决无阿附意。吁!其可敬也夫!其可以有所感也夫!

古诗词
诗人合称
©国学涯 皖ICP备2024062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