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醒香销愁不胜,如何更向落花行。去年高摘斗轻盈。
夜雨几番销瘦了,繁华如梦总无凭。人间何处问多情。
韵脚解释:韵文句末押韵的字。
1、这一张列侬留下了最后几行没写,只写了曲末的结尾词,那是他所要的韵脚。
2、一些词语和结构可以顺畅地与韵脚和体裁融为一体,为我一而再、再而三地使用,但现在,我却要将它们拒之门外。
3、还有怀特在1970年写给妻子凯瑟琳那·怀特的情诗,怀特先生是《纽约客》的著名主编,使用“在爱中”作为韵脚写了一首诗。
4、普通的词也能同样地合乎韵脚,但这词是我在整首诗中寄予希望最多的一个。
5、并从格律、音步、韵脚方面体味诗的艺术价值,给读者带来分析、鉴赏与评论这首诗的一家之言。
6、请根据每一首诗的结构、上下文及韵脚,选一个最适当的答案填入诗中空格中。
7、诗人得集中表现自己的向往,注意音节而不是注意韵律或韵脚。
8、花瑶呜哇山歌至今还流传着几千首,共有24个韵脚,内容丰富,涉及到的题材十分广泛,歌词带有即兴性。
9、除了农事,和乡村谁还有资格谈论春天春雨来与不来,毫不影响我们诗歌的平仄和韵脚。
10、一树梨花压海棠,东风凉,神犹伤,青山常在绕霓裳,舞尽沧桑,低眉浅酌几行热泪,乱了韵脚。
11、它以朗朗上口的韵脚来帮助他们记起月份。
12、和他们的近体诗相比,竹枝词在韵脚的使用上比较严格,但在平仄和对仗上就比较自由,不受近体诗的束缚。
13、古汉语的平仄、韵脚在译文中荡然无存,东方韵律之美的丢失,无疑成为一种难以挽回的缺憾。
14、朗读这首诗,第一个感受可能是感到它的韵律特别,继之会在韵脚变化时警觉地注意到那里的意味。
15、听觉韵脚意识与视觉韵脚意识之间存在差异;
16、韵脚意识的ERP研究结果与行为学研究结果较为吻合。
17、后来,夜曲之间的对比变得微妙起来,韵脚背景的转换常常越是令人不安,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就越是不明显。
18、闻一多是第一个倡导诗的形式美的诗人,他创建的新格律诗,在感性形式方面,探索节奏、韵脚、语调、重复、对偶等诗体建构;
19、初中二年级学生的英语韵脚意识的发展好于音位意识。
20、它不是真的结尾,不是韵脚,因此它不像大部分英雄双韵体中的韵脚词一样,标志着一个意思表达的完结。
21、平声韵脚充分体现出了言语与语言之间的和谐互动。
22、二百五十三个韵脚字分布于古韵十八部中,这为一系列的重要研究提供了基础。
木之生,或蘖而殇,或拱而夭;幸而至于任为栋梁,则伐;不幸而为风之所拔,水之所漂,或破折或腐;幸而得不破折不腐,则为人之所材,而有斧斤之患。其最幸者,漂沉汩没于湍沙之间,不知其几百年,而其激射啮食之馀,或仿佛于山者,则为好事者取去,强之以为山,然后可以脱泥沙而远斧斤。而荒江之濆,如此者几何,不为好事者所见,而为樵夫野人所薪者,何可胜数?则其最幸者之中,又有不幸者焉。
予家有三峰。予每思之,则疑其有数存乎其间。且其孽而不殇,拱而不夭,任为栋梁而不伐;风拔水漂而不破折不腐,不破折不腐而不为人之所材,以及于斧斤之,出于湍沙之间,而不为樵夫野人之所薪,而后得至乎此,则其理似不偶然也。
然予之爱之,则非徒爱其似山,而又有所感焉;非徒爱之而又有所敬焉。予见中峰,魁岸踞肆,意气端重,若有以服其旁之二峰。二峰者,庄栗刻削,凛乎不可犯,虽其势服于中峰,而岌然决无阿附意。吁!其可敬也夫!其可以有所感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