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醒香销愁不胜,如何更向落花行。去年高摘斗轻盈。
夜雨几番销瘦了,繁华如梦总无凭。人间何处问多情。
主题解释:文学、艺术作品中所表现的中心思想,是作品思想内容的核心。
1、这个主题贯彻在他所有的作品中。
2、作者用许多例子来阐明该主题。
3、作家最喜欢写的一个主题是人类的博爱。
4、这部小说的主题之一是爱国主义。
5、关于你的主题他们了解多少?
6、告诉我这次的主题和怎么做。
7、你可以对于不同的主题都这样做。
8、然后我们还有了新主题。
9、我喜欢这个主题。
10、什么是你的主题?
11、然而,所有的说教却只有一个主题:生命当如何表现?
12、这里我列举了这些主题,和我们讨论它们的方法。
13、不过,这是另一个主题。
14、因此,页面不能包含任何与它们相关的主题。
15、让我来问问你:主题有什么作用?
16、是什么将这些主题联系在一起?
17、您是如何想到这些主题的?
18、但是,每个主题只能属于一个订阅。
19、我们以这篇文章结束了关于这个主题的系列文章。
20、我的第二条结论直接关系到本次会议的主题。
21、我觉得每个人都会避开这个主题。
22、在这个主题上他是大牌。
23、还有一些主题应该转换,但使用自动化工具不能很好地迁移。
24、我喜欢这个网站的内容和他们的主题。
25、下面我们为你搜集了一些这样的作品,以求展示现代摄影师如何拿捏反差的主题。
26、一部分原因就是,对于不熟悉金融、会计或法规的人而言,这些主题十分复杂。
木之生,或蘖而殇,或拱而夭;幸而至于任为栋梁,则伐;不幸而为风之所拔,水之所漂,或破折或腐;幸而得不破折不腐,则为人之所材,而有斧斤之患。其最幸者,漂沉汩没于湍沙之间,不知其几百年,而其激射啮食之馀,或仿佛于山者,则为好事者取去,强之以为山,然后可以脱泥沙而远斧斤。而荒江之濆,如此者几何,不为好事者所见,而为樵夫野人所薪者,何可胜数?则其最幸者之中,又有不幸者焉。
予家有三峰。予每思之,则疑其有数存乎其间。且其孽而不殇,拱而不夭,任为栋梁而不伐;风拔水漂而不破折不腐,不破折不腐而不为人之所材,以及于斧斤之,出于湍沙之间,而不为樵夫野人之所薪,而后得至乎此,则其理似不偶然也。
然予之爱之,则非徒爱其似山,而又有所感焉;非徒爱之而又有所敬焉。予见中峰,魁岸踞肆,意气端重,若有以服其旁之二峰。二峰者,庄栗刻削,凛乎不可犯,虽其势服于中峰,而岌然决无阿附意。吁!其可敬也夫!其可以有所感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