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分类 文学典籍 国学作者 名言名句 字词造句 反义词 近义词 在线反馈

对称轴造句

对称轴解释:一条直线把一个图形分为对称的两部分时,这条直线就是这个图形的对称轴。这种对称叫轴对称。

1、当然,前提是物体的对称轴存在。

2、以足球城为对称轴,与矿渣堆对称的地方叫Diepkloof,是组成索韦托镇的定居点之一。

3、具有水平对称轴的横向各向同性(HTI)介质模型是用来描述含有平行垂直裂缝油气藏最简单方位各向异性介质的模型。

4、对夜间场景中的车牌采用二次定位法,而对白天场景中的车牌采用结合车体对称轴定位并考虑车牌区域文本特征的方法。

5、分形单元具有三个对称轴,比以前文献中提到的十字交叉形单元具有更好的圆极化特性。

6、指出具有十次对称轴的准晶的声子型三阶非线性弹性系数张量具有围绕十次对称轴的任意旋转对称性。

7、阐述单轴对称截面轴心受压构件弯曲屈曲和弯扭屈曲两种失稳形式,以及绕截面对称轴弯扭屈曲换算长细比的计算方法和应用实例。

8、由于液滴运动所引起的壁面应力的有效作用仅限于对称轴附近的一个小范围内,且此范围随液滴与固壁的初始间距增大而增大。

9、但在实际工程问题中,有时卷吸速度方向与接触椭圆长轴相重合,有时卷吸速度方向与接触椭圆的对称轴成一夹角。

10、单极感应是轴对称磁体绕其对称轴转动时产生的一种特殊的电磁感应现象。

11、本文提出一种用逻辑对称轴的关系,解决N维布尔序集唯一相邻的逻辑路径问题。

12、给出并实现了基于奇异点和指纹中心对称轴的指纹分类方法。

13、楔横轧单件轧制非对称轴类件存在轴向力和切向力不平衡问题。

14、本文给出了基于转动惯量主轴确定轴对称物体对称轴的方法。

15、将鹤管等效为储罐对称轴上的接地导体,推导了静电场边值问题的解析解。

16、介绍了一种用于生产方形、矩形和其他无对称轴断面异型钢管的成型新方法-推轧成型法。

17、使晶体转轴与温场对称轴不一致,则在晶体弯月面内会产生随时间变化的正弦波式的温度分布。

18、倾斜横向各向同性介质的对称轴与坐标轴有一定的旋转角度,不同的旋转方向其刚性矩阵有不同的形式。

19、本文讨论周期函数的对称轴、对称中心等有关问题。

20、介绍了以封头对称轴为中心沿径向设置立筋制作瓜瓣封头压制模具的过程。

21、导出了截面含双对称轴的矩形筒中筒单元刚度矩阵和单元几何刚度矩阵。

22、利用坐标变换,导出对称轴的变换公式。

23、经过大量的数值计算,从中找出这项误差与单元面积及单元到对称轴的距离的关系。

24、磁透镜中电子绕对称轴的复杂旋转运动导致了复杂的聚焦偏转性质,导致了附加的像差,也为像差的各种校正技术设置了障碍。

25、将光栅干涉仪绕其对称轴转过一角度,得到第二个像。

26、推转项的引入破坏了时间反演对称性,单粒子角动量在内禀对称轴上的投影量子数已不再是好量子数。

27、对于倾斜叠层和非垂直裂隙岩层,用具有任意空间取向对称轴的TI(ATI)模型来描述更符合实际观测。

28、研究了当气流偏离抛物型喷管超音速段对称轴时所引起的喷管推力偏心。

29、但由于孔隙的存在,岩石内部的应力分布出现非对称性,导致劈裂裂纹偏离纵向对称轴;

30、三维模型对称性检测的关键问题在于如何快速准确的找出对称轴。

猜你喜欢
浣溪沙·酒醒香销愁不胜

酒醒香销愁不胜,如何更向落花行。去年高摘斗轻盈。

夜雨几番销瘦了,繁华如梦总无凭。人间何处问多情。

水仙子·次韵

蝇头老子五千言,鹤背扬州十万钱。白云两袖吟魂健,赋庄生《秋水》篇,布袍宽风月无边。名不上琼林殿,梦不到金谷园,海上神仙。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六首·其六

正是行人肠断时,子规得得向人啼。

若能泪得居人脸,始信春愁总为伊。

临江仙·长记碧纱窗外语

长记碧纱窗外语,秋风吹送归鸦。片帆从此寄尺涯。一灯新睡觉,思梦月初斜。

便是欲归归未得,不如燕子还家。春云春水带轻霞。画船人似月,细雨落杨花。

木假山记
宋代苏洵

  木之生,或蘖而殇,或拱而夭;幸而至于任为栋梁,则伐;不幸而为风之所拔,水之所漂,或破折或腐;幸而得不破折不腐,则为人之所材,而有斧斤之患。其最幸者,漂沉汩没于湍沙之间,不知其几百年,而其激射啮食之馀,或仿佛于山者,则为好事者取去,强之以为山,然后可以脱泥沙而远斧斤。而荒江之濆,如此者几何,不为好事者所见,而为樵夫野人所薪者,何可胜数?则其最幸者之中,又有不幸者焉。

  予家有三峰。予每思之,则疑其有数存乎其间。且其孽而不殇,拱而不夭,任为栋梁而不伐;风拔水漂而不破折不腐,不破折不腐而不为人之所材,以及于斧斤之,出于湍沙之间,而不为樵夫野人之所薪,而后得至乎此,则其理似不偶然也。

  然予之爱之,则非徒爱其似山,而又有所感焉;非徒爱之而又有所敬焉。予见中峰,魁岸踞肆,意气端重,若有以服其旁之二峰。二峰者,庄栗刻削,凛乎不可犯,虽其势服于中峰,而岌然决无阿附意。吁!其可敬也夫!其可以有所感也夫!

古诗词
诗人合称
©国学涯 皖ICP备2024062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