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分类 文学典籍 国学作者 名言名句 字词造句 反义词 近义词 在线反馈

横波造句

横波解释:波的一种,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垂直,如光波和无线电波。

1、在井眼声波测井中,这些波是横波、弯曲波、斯通利波。

2、它可以快速和经济地测定岩土层的厚度及面波速度,并可换算成横波速度。

3、数值结果准确地反映了方位各向异性介质中波场的变化过程,可以清晰地观察到横波分裂和方位特征差异等现象。

4、通常砂岩储层含气后纵波速度明显降低,横波速度变化不大,同时密度也降低。

5、在利用多分量VSP数据进行横波分裂的研究中,地表层的波的特性和震源的行为严重影响了目标层的各向异性性质的解释。

6、分级梯状波往往是以横波或驻波传播。

7、直接使用横波测井已经成为油气勘探开发中重要的手段。

8、重力子和光子一样都是横波,它们振荡的方向和行进的方向垂直。

9、研究表明,DSI测井的横波各向异性资料在判断地层各向异性、确定地应力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10、利用密度与体积模量以及密度与横波速度的交会图分析可以进行文西地区气藏预测和含气丰度预测。

11、本文利用扭转换能器观测了扭转横波在各向异性样品中的传播特性。

12、本文分析了横波测试的重要性,简要介绍了用地震仪在地下硐室测试S波的方法与技术。

13、在测井资料中,通常缺乏的就是横波资料,这给地震波正演模拟和地震反演都带来很大的困难。

14、提出用低频超声类兰姆波定征方法来估计超薄双层胶结复合结构各层的纵波声速、横波声速、厚度和密度等参数。

15、该方法操作步骤包括横波速度预测、流体替换、属性优选、属性分类和储层预测等。

16、只有从频散的斯通利波和弯曲波中提取出相慢度,才有可能进一步求准地层渗透率和横波慢度等参数。

17、横波声速和衰减系数是评定水声材料声学性能的重要参数,尤其在声波斜入射情况下;

18、提出了用低频多模式超声兰姆波定征方法来估计超薄弹性层的纵波声速、横波声速、厚度和密度等参数。

19、通过采用一种新材料,制造出了用于焊接球节点钢网架焊缝超声波探伤的超声波横波斜探头。

20、理论认为当储层中存在着天然气时,会导致纵波时差增大,横波时差不变,密度测井值减小,中子孔隙度减小。

21、分析了延迟线型表面横波(STW)生物传感器的灵敏度与栅阵材料、厚度的关系。

22、通过实例分析研究了基岩及岩溶的地震横波反射特征和规律。

23、这是一种一维介质各向异性的模拟,与水平层状介质垂直入射平面横波的传播相对应。

24、地震所引起的地面振动是一种复杂的运动,它是由纵波和横波共同作用的结果。

25、同时,利用井壁崩落法、钻井诱导缝法和DSI快横波方位法确定了新疆迪那气田目的层的水平主应力方向。

26、讨论“软”、“硬”地层的不同特点,研究相应纵波、横波、管波的特征及其提取方法。

27、利用纵波和横波的衰减确定裂缝位置的一种声波测井方法。

28、介绍了利用从偶极声波成像测井资料中提取的斯通利波和横波各向异性,对火成岩裂缝的有效性进行评价的原理和方法。

29、这种转换横波的分裂和快渡偏振方向的定向性难以用各向同性和水平横向各向同性传播来模拟。

30、用质点运动图的方法对横波的偏振进行了分析。

猜你喜欢
浣溪沙·酒醒香销愁不胜

酒醒香销愁不胜,如何更向落花行。去年高摘斗轻盈。

夜雨几番销瘦了,繁华如梦总无凭。人间何处问多情。

水仙子·次韵

蝇头老子五千言,鹤背扬州十万钱。白云两袖吟魂健,赋庄生《秋水》篇,布袍宽风月无边。名不上琼林殿,梦不到金谷园,海上神仙。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六首·其六

正是行人肠断时,子规得得向人啼。

若能泪得居人脸,始信春愁总为伊。

临江仙·长记碧纱窗外语

长记碧纱窗外语,秋风吹送归鸦。片帆从此寄尺涯。一灯新睡觉,思梦月初斜。

便是欲归归未得,不如燕子还家。春云春水带轻霞。画船人似月,细雨落杨花。

木假山记
宋代苏洵

  木之生,或蘖而殇,或拱而夭;幸而至于任为栋梁,则伐;不幸而为风之所拔,水之所漂,或破折或腐;幸而得不破折不腐,则为人之所材,而有斧斤之患。其最幸者,漂沉汩没于湍沙之间,不知其几百年,而其激射啮食之馀,或仿佛于山者,则为好事者取去,强之以为山,然后可以脱泥沙而远斧斤。而荒江之濆,如此者几何,不为好事者所见,而为樵夫野人所薪者,何可胜数?则其最幸者之中,又有不幸者焉。

  予家有三峰。予每思之,则疑其有数存乎其间。且其孽而不殇,拱而不夭,任为栋梁而不伐;风拔水漂而不破折不腐,不破折不腐而不为人之所材,以及于斧斤之,出于湍沙之间,而不为樵夫野人之所薪,而后得至乎此,则其理似不偶然也。

  然予之爱之,则非徒爱其似山,而又有所感焉;非徒爱之而又有所敬焉。予见中峰,魁岸踞肆,意气端重,若有以服其旁之二峰。二峰者,庄栗刻削,凛乎不可犯,虽其势服于中峰,而岌然决无阿附意。吁!其可敬也夫!其可以有所感也夫!

古诗词
诗人合称
©国学涯 皖ICP备2024062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