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分类 文学典籍 国学作者 名言名句 字词造句 反义词 近义词 在线反馈

电抗造句

电抗解释:电感或电容在电路中对交流电所起的阻碍作用。

1、对多线圈变压器电抗通用公式进行了推导,并给出其计算实例。

2、同时研究了引线及顶线的各项参数变化对天线的有效高度、增益、输入电抗、辐射电阻及静电容的影响。

3、研究表明,增加引线数目、引线间距和加长顶线长度均可以增加天线系统的静电容,减小输入电抗的模值,并使天线的增益有所改善。

4、变容二极管,可变电抗器一种半导体装置,其中电容对应用在半导体材料和绝缘体边界线处的电压很敏感。

5、由于存在小电抗和大电阻,而使电缆系统中的病态支路有好几种类型;

6、通过测量变压器的短路电抗并计算分析,可以判断变压器的绕组故障。

7、电力变压器的短路电抗是设计及运行过程中表征变压器本体抗短路电流冲击能力的重要参数。

8、电抗约束型炉子应采用使熔池功率或有功功率最大的方式运行。

9、在分析电炉各种类型约束的基础上提出了设备电抗约束的判定式。

10、这种迭代方法不仅可以准确地测试保梯电抗,而且对于稳态运行时励磁电流、功角、电枢反应的分析都有重要的作用。

11、介绍了利用故障电压和故障电流计算故障回路电抗值的电抗法故障点定位的原理。

12、介绍了用相对漏磁法推导自耦有载旁柱调压变压器电抗电压的计算方法。

13、本文通过理论分析,证明可以利用短路电抗实现对变压器绕组变形的在线监测。

14、前文曾经提到,让信号的输出线和返回线靠近可以降低传输电抗。

15、不同电抗率的电容器组对谐波有不同的作用。

16、它由电抗变换器、交流放大器、振荡器、功率放大器、同步电压放大器及电源所组成。

17、本文根据这一结构,在分析电机绕组电抗特点的基础上,用解析的方法推导和分析了电机的电磁转矩。

18、常规并联电抗器固定接入超高压输电系统,不能保证各种运行方式下系统输送能力和母线的稳态电压。

19、论述了调节原理,导出了调节公式,分析了调节特性,举例说明这种可调电抗的应用。

20、同时对直流电容取值及耦合变压器电抗和变比对SSSC特性的影响进行了初步分析。

21、本文分别采用数值方法和解析方法,分析周期性电抗加载多层介质结构的电磁散射特性。

22、永磁同步电动机电抗参数是电机性能分析和优化设计的重要依据。

23、实践证明,通过测量变压器绕组短路电抗来判断变压器绕组是否变形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24、它既能测器件的电抗分量,也能测电阻分量。

25、以前有关电抗二端对网络的实现理论,都属于本文的特殊情况。

26、数值结果表明,随着激磁电流和非线性磁导的增加,以及同步电抗的减小,系统组合共振的共振区增大。

27、改进了现有的电枢反应电抗计算方法,使得计算时间更短、计算精度更高。

28、通过计算机仿真,给出了在不同负荷下的摆动电抗器电感变化对系统动态性能产生的影响。

29、以等值电路为基础同时结合分布磁路法,迭代计算给定电压下基波激磁电抗与3次谐波激磁电抗。

30、人们在分析这些事故中普遍认为电抗器包封进水是导致其事故的主要原因,并对此采取了许多措施,然而运行的结果是事故并没有因此而减少。

猜你喜欢
浣溪沙·酒醒香销愁不胜

酒醒香销愁不胜,如何更向落花行。去年高摘斗轻盈。

夜雨几番销瘦了,繁华如梦总无凭。人间何处问多情。

水仙子·次韵

蝇头老子五千言,鹤背扬州十万钱。白云两袖吟魂健,赋庄生《秋水》篇,布袍宽风月无边。名不上琼林殿,梦不到金谷园,海上神仙。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六首·其六

正是行人肠断时,子规得得向人啼。

若能泪得居人脸,始信春愁总为伊。

临江仙·长记碧纱窗外语

长记碧纱窗外语,秋风吹送归鸦。片帆从此寄尺涯。一灯新睡觉,思梦月初斜。

便是欲归归未得,不如燕子还家。春云春水带轻霞。画船人似月,细雨落杨花。

木假山记
宋代苏洵

  木之生,或蘖而殇,或拱而夭;幸而至于任为栋梁,则伐;不幸而为风之所拔,水之所漂,或破折或腐;幸而得不破折不腐,则为人之所材,而有斧斤之患。其最幸者,漂沉汩没于湍沙之间,不知其几百年,而其激射啮食之馀,或仿佛于山者,则为好事者取去,强之以为山,然后可以脱泥沙而远斧斤。而荒江之濆,如此者几何,不为好事者所见,而为樵夫野人所薪者,何可胜数?则其最幸者之中,又有不幸者焉。

  予家有三峰。予每思之,则疑其有数存乎其间。且其孽而不殇,拱而不夭,任为栋梁而不伐;风拔水漂而不破折不腐,不破折不腐而不为人之所材,以及于斧斤之,出于湍沙之间,而不为樵夫野人之所薪,而后得至乎此,则其理似不偶然也。

  然予之爱之,则非徒爱其似山,而又有所感焉;非徒爱之而又有所敬焉。予见中峰,魁岸踞肆,意气端重,若有以服其旁之二峰。二峰者,庄栗刻削,凛乎不可犯,虽其势服于中峰,而岌然决无阿附意。吁!其可敬也夫!其可以有所感也夫!

古诗词
诗人合称
©国学涯 皖ICP备2024062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