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分类 文学典籍 国学作者 名言名句 字词造句 反义词 近义词 在线反馈

必经之地造句

1. 湾仔是大陆来往横琴的必经之地.

2. 舟师远航至今斯里兰卡,南海是必经之地。

3. 这条狭窄的水域是来往欧洲和远东商船的必经之地.

4. 河偏公路穿镇而过,是北出河曲必经之地.

5. 山脚之九思村,为进山必经之地,游人常在此驻足憩息.

6. 漫步城市重建的水边地码头区是游客必经之地。

7. 陇西又是古丝绸之路和新亚欧大路桥的必经之地,面积2408平方公里,人口49.8万人。

8. 就变成了丝绸之路北道是准格尔盆地南缘的必经之地了。

9. 处于亚欧大陆的交界处,土耳其成了许多偷渡者的必经之地.

10. 法国北部是游人前往他处的必经之地.

11. 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为历代兵家必争、商旅必经之地.

12. 住在飓风必经之地的人需要在飓风到来前撤离.

13. 另如宣光虽然地处越南极北,却是古述滇越道的必经之地。

14. 天门是中俄万里茶道从汉口北上的必经之地,是汉水大码头,同时也是茶圣陆羽的故乡,在茶文化上代表了一个高度。

15. 然后赶到援敌必经之地埋伏,待援敌经过,出其不意将其歼灭。

16. 此去黄石沟二十里,有三处必经之地王家屯,黑风谷,松树岗.

17. 壶关是上党郡的重要关塞,也是墨峰返回巨鹿郡的必经之地。

18. 青铜关是红74师西去宁陕的必经之地,此地山峰陡峭,谷峡路隘,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19. 不同时期的恐龙脚印为什么会如此巧合地“走到一起”?黄龙沟是恐龙迁徙的必经之地吗?

20. 正因此,当年陵寝内的单孔桥现在已成了献陵村村民们出入的必经之地。

22. 小城还保存着一座石桥,据说当年是京城与西南边陲以及安南、缅甸、暹罗、印度等国礼物献赠和信使往还的捷径和必经之地。

23. 老鸦陈位于郑州市北郊,东邻柳林,西接石佛,北靠古荥,南抵市区,历来是市区通往惠济区、黄河游览区的必经之地。

24. 民盟中央副主席张平说,福建地处我国东南沿海,是连接台湾海峡东西岸的重要通道,是太平洋西岸航线南北通衢的必经之地,区位优势独特。

25. 这里是赫尔松人与罗斯人;赫尔松人与佩切涅格人交往的必经之地。

26. 都匀是大西南到广西、广东、海南等沿海经济特区和港口城市最短路线的必经之地,北距省会贵阳140公里,南距广西区境120公里,俗称贵州省的南大门。

27. 巢关镇,位於神龙大陆龙巢密林北边入口,自古以来便是由大陆北方到南方的旅途必经之地。

28. 早在明清时期,地处九河下梢的天津就已成为南粮北调的必经之地。

29. 在苏伊士运河通航前,毛里求斯首都路易港曾是环绕好望角航行的必经之地,航运发达,而苏伊士运河的通航,使路易港完全失去贸易大港的地位,经济损失不可计量。

30. 荥经县旅游部门负责人22日表示,荥经是成都到石棉、汉源的必经之地,到荥经游云峰山、采猕猴桃、体验砂器,将会是国庆黄金周出游的上佳之选。

31. 对此,威鹏房地产副总经理张剑认为,武广高铁清远站的开通,拉近了清远与广州的距离,而洲心刚好处于通往武广高铁清远站的必经之地。

32. 我们曾遇到一次道路交通被荷枪实弹、身体强壮的特警截断,严加戒备,当地人说这是达吉斯坦领导人阿卜杜拉季波夫上班必经之地。

33. 陈塘关城高六丈,护城河宽十丈,横拦在两山之间,是朝歌城的门户级关碍,乃是通往北??的必经之地。

34. 门头沟区龙泉镇的三店村,分为东店、中店、西店,原为进出西山古道的必经之地,由于客店林立而得名。

猜你喜欢
浣溪沙·酒醒香销愁不胜

酒醒香销愁不胜,如何更向落花行。去年高摘斗轻盈。

夜雨几番销瘦了,繁华如梦总无凭。人间何处问多情。

水仙子·次韵

蝇头老子五千言,鹤背扬州十万钱。白云两袖吟魂健,赋庄生《秋水》篇,布袍宽风月无边。名不上琼林殿,梦不到金谷园,海上神仙。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六首·其六

正是行人肠断时,子规得得向人啼。

若能泪得居人脸,始信春愁总为伊。

临江仙·长记碧纱窗外语

长记碧纱窗外语,秋风吹送归鸦。片帆从此寄尺涯。一灯新睡觉,思梦月初斜。

便是欲归归未得,不如燕子还家。春云春水带轻霞。画船人似月,细雨落杨花。

木假山记
宋代苏洵

  木之生,或蘖而殇,或拱而夭;幸而至于任为栋梁,则伐;不幸而为风之所拔,水之所漂,或破折或腐;幸而得不破折不腐,则为人之所材,而有斧斤之患。其最幸者,漂沉汩没于湍沙之间,不知其几百年,而其激射啮食之馀,或仿佛于山者,则为好事者取去,强之以为山,然后可以脱泥沙而远斧斤。而荒江之濆,如此者几何,不为好事者所见,而为樵夫野人所薪者,何可胜数?则其最幸者之中,又有不幸者焉。

  予家有三峰。予每思之,则疑其有数存乎其间。且其孽而不殇,拱而不夭,任为栋梁而不伐;风拔水漂而不破折不腐,不破折不腐而不为人之所材,以及于斧斤之,出于湍沙之间,而不为樵夫野人之所薪,而后得至乎此,则其理似不偶然也。

  然予之爱之,则非徒爱其似山,而又有所感焉;非徒爱之而又有所敬焉。予见中峰,魁岸踞肆,意气端重,若有以服其旁之二峰。二峰者,庄栗刻削,凛乎不可犯,虽其势服于中峰,而岌然决无阿附意。吁!其可敬也夫!其可以有所感也夫!

古诗词
诗人合称
©国学涯 皖ICP备2024062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