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醒香销愁不胜,如何更向落花行。去年高摘斗轻盈。
夜雨几番销瘦了,繁华如梦总无凭。人间何处问多情。
(1)我们希望中华民族富国强兵,不再受外国人的侵略。
(2)国泰民安须思危,富国强兵防未然。
(3)本文通过对商鞅富国强兵治国方略的和谐内涵的分析,从客观的角度提出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借鉴意义。
(4)与此同时,当夫差的王国每况愈下,越国则富国强兵。
(5)第四部分对商鞅富国强兵治国方略的和谐内涵进行了论述。
(6)法家思想诞生于春秋战国的社会大变革时期,以其富国强兵、以法治国的理论而著名。
(7)“吏民规矩绳墨”,法律是富国强兵、维护秩序的统治工具。
(8)变祖宗法度是以富国强兵之术,欲求近功,忘其旧学。
(9)他能打破元老派的掣肘,富国强兵,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10)其体国经野,兴利除弊,富国强兵,皆战胜之端也。
(11)即使是鸦片战争后,很少有人看清西方列强的真实面目:他们既是侵略者,又是富国强兵的榜样。
(12)至于那些以国家兴亡为己任者,每天朝思暮想的,就是如何能富国强兵。
(13)1868年日本进行明治维新变革,把发展教育作为实现富国强兵的重要手段。
(14)1868年,日本睦仁天皇以一句《易经》“圣人向明而治”,改年号为明治,开始了在“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发”口号下的维新改革。
(15)这些新法,如果不走样地得到实行,神宗皇帝朝思暮想的富国强兵、重振朝纲,就不再是梦想。
(16)之后的先秦改革家李悝、吴起、商鞅、申不害等等,也无不是以奖励耕战,抑制豪强,整顿吏治,特别是推崇法治,从而都达成了富国强兵的目的。
(17)遭遇明君,发挥才干,使民风复归淳朴敦厚,杜甫的从政理想不是生产总值、富国强兵、开拓疆域,而是风俗的淳美。
(18)将贵族私家亲兵收编为国家军队,与原有国兵混编,进行严酷的军事训练,使韩国的战斗力大为提高,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申不害为富国强兵,还十分重视土地问题。
木之生,或蘖而殇,或拱而夭;幸而至于任为栋梁,则伐;不幸而为风之所拔,水之所漂,或破折或腐;幸而得不破折不腐,则为人之所材,而有斧斤之患。其最幸者,漂沉汩没于湍沙之间,不知其几百年,而其激射啮食之馀,或仿佛于山者,则为好事者取去,强之以为山,然后可以脱泥沙而远斧斤。而荒江之濆,如此者几何,不为好事者所见,而为樵夫野人所薪者,何可胜数?则其最幸者之中,又有不幸者焉。
予家有三峰。予每思之,则疑其有数存乎其间。且其孽而不殇,拱而不夭,任为栋梁而不伐;风拔水漂而不破折不腐,不破折不腐而不为人之所材,以及于斧斤之,出于湍沙之间,而不为樵夫野人之所薪,而后得至乎此,则其理似不偶然也。
然予之爱之,则非徒爱其似山,而又有所感焉;非徒爱之而又有所敬焉。予见中峰,魁岸踞肆,意气端重,若有以服其旁之二峰。二峰者,庄栗刻削,凛乎不可犯,虽其势服于中峰,而岌然决无阿附意。吁!其可敬也夫!其可以有所感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