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分类 文学典籍 国学作者 名言名句 字词造句 反义词 近义词 在线反馈

安步当车造句

【安步当车解释】:安:安详,不慌忙;安步:缓缓步行。以从容的步行代替乘车。近义词:缓步徐行 相似词:螳臂当车 五十步笑百步 步步高升 步步为营 响当当 齐步 健步 起步

1、我家离工厂不远,上下班都是安步当车。

2、期待官员“安步当车”更多时候只是一种理想境界。

3、我自己,呆在家里烹饪吧,没办法,车都冰封一周了,安步当车了!

4、李老师上下班从不坐车,他风趣地说:"我这是安步当车,自享其乐。"。

5、我家离学校不远,上学放学我都是安步当车。

6、厂里离家很近,他上下班都是安步当车。

7、一到下午,便一个人安步当车,出门逍遥自在去了。

8、爷爷奶奶去公园,每次都是安步当车,他们美其名曰:“享受自然”。

9、安步当车走,活到九十九。

10、安步当车,想不开心都难了。

11、因此失去了放松及安步当车的学习空间.

12、安步当车似乎最稳妥了,可是人家屋檐边也可以掉下一张瓦片来。

13、他们安步当车,骑役兽而行,或使用各种机械交通工具。

14、今天是世界无车日,请您尽可能安步当车,或出门不开车,而改乘公交等绿色交通,为了感谢您对环保事业的支持,特送上笑脸一张,请自行到镜前领取,多多益善。

15、退休以后,老王一到下午,便一个人安步当车,出门逍遥自在去了。

16、每日下班返家,安步当车,也算一种锻炼,一种乐趣。

17、她连忙又走上公路,强制自己不慌不忙,安步当车地向前行进。

18、所以它不得不安步当车,与这帮家伙一起踩着沙砾烂泥,在湖底踟蹰而行。

19、安步当车,正走到石碑近前,他却是一愣。

20、一念及此的他安步当车地走上前去,要知道现在的肃县基本没什么娱乐活动,这对生性好动的他来讲无疑是种折磨。

21、肖遥安步当车,呼吸着高原上相对稀薄的空气,胸中却是毫无气闷的感觉。

22、不管怎么说,在他安步当车般了一刻的光景之后,总算是抵达到了目的地了。

23、一想到四年后的今天,真有点心凉,那得多少人浪费了大好青春颓废萎靡安步当车自得其乐模棱两可不知所谓。

24、天天打电话赠送我为期90天的交通意外险。我可以说我安步当车吗?

25、找了一条绳子,胡乱折腾了几下终于把这件牛头人的衣服绑在了自己身上,白池旁若无人,安步当车,走进了外间的大客厅。

26、寻道子不会腾云,也不会驾雾,当然也不会什么缩地成寸之类的神通,要了解自己在的这个环境,就只好安步当车的慢慢探索。

27、两人家都住宣南,离宣武门也不算很远,又都没有马,只能安步当车,在暮色低沉的京城街头缓缓而行。

28、吃过饭,已经是虚时(晚七点到九点之间)了,昊天告辞出来,带着雨墨,安步当车返回客栈。

29、午饭过去了,许凡思考了一下下午的工作安排,发现没什么要紧的事情,就安步当车地往河竹清乡走去。

30、只不过,美若天仙的黄婉蓉与她的婢女,是坐在秋香的豪华马车上,而自己和林小珏则是安步当车。

2、李老师上下班从不坐车,他风趣地说:"我这是安步当车,自享其乐。"。

3、我家离学校不远,上学放学我都是安步当车。

4、厂里离家很近,他上下班都是安步当车。

5、一到下午,便一个人安步当车,出门逍遥自在去了。

6、爷爷奶奶去公园,每次都是安步当车,他们美其名曰:“享受自然”。

31、云水阁距离钟元的居所并不算远,所以,他也不动用任何的法术,就这么安步当车,不紧不慢的走了过去。

32、一群人安步当车,笑笑闹闹,少年人年华惨绿,逸兴飞扬倒让傅说的心情也轻快了许多。

33、梁栋于是开发了脚力银子,安步当车逛起了西湖——看了苏堤、断桥,又想起岳飞庙似乎就在西湖。

34、没用轻功,也未用瞬移的神通,就是这般安步当车,缓缓而行,在人群中穿梭,令他感觉说不出的亲切开心,离开人群太久,偶尔赶一番热闹,也是别有滋味。

35、李彬就和小雨安步当车,顺着两个区域间的人工湖畔慢慢地走了过去。

36、安步当车地行来,踏入熟悉的朝阳镇,一路向着家中去。

37、他目送她的身子隐进了旅馆的大厅中,才掉转身子,安步当车的向街头走去。

38、庙会位于城北的位置,离着中心区挺远的,不过两人无事,安步当车,边走边聊。

猜你喜欢
浣溪沙·酒醒香销愁不胜

酒醒香销愁不胜,如何更向落花行。去年高摘斗轻盈。

夜雨几番销瘦了,繁华如梦总无凭。人间何处问多情。

水仙子·次韵

蝇头老子五千言,鹤背扬州十万钱。白云两袖吟魂健,赋庄生《秋水》篇,布袍宽风月无边。名不上琼林殿,梦不到金谷园,海上神仙。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六首·其六

正是行人肠断时,子规得得向人啼。

若能泪得居人脸,始信春愁总为伊。

临江仙·长记碧纱窗外语

长记碧纱窗外语,秋风吹送归鸦。片帆从此寄尺涯。一灯新睡觉,思梦月初斜。

便是欲归归未得,不如燕子还家。春云春水带轻霞。画船人似月,细雨落杨花。

木假山记
宋代苏洵

  木之生,或蘖而殇,或拱而夭;幸而至于任为栋梁,则伐;不幸而为风之所拔,水之所漂,或破折或腐;幸而得不破折不腐,则为人之所材,而有斧斤之患。其最幸者,漂沉汩没于湍沙之间,不知其几百年,而其激射啮食之馀,或仿佛于山者,则为好事者取去,强之以为山,然后可以脱泥沙而远斧斤。而荒江之濆,如此者几何,不为好事者所见,而为樵夫野人所薪者,何可胜数?则其最幸者之中,又有不幸者焉。

  予家有三峰。予每思之,则疑其有数存乎其间。且其孽而不殇,拱而不夭,任为栋梁而不伐;风拔水漂而不破折不腐,不破折不腐而不为人之所材,以及于斧斤之,出于湍沙之间,而不为樵夫野人之所薪,而后得至乎此,则其理似不偶然也。

  然予之爱之,则非徒爱其似山,而又有所感焉;非徒爱之而又有所敬焉。予见中峰,魁岸踞肆,意气端重,若有以服其旁之二峰。二峰者,庄栗刻削,凛乎不可犯,虽其势服于中峰,而岌然决无阿附意。吁!其可敬也夫!其可以有所感也夫!

古诗词
诗人合称
©国学涯 皖ICP备2024062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