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分类 文学典籍 国学作者 名言名句 字词造句 反义词 近义词 在线反馈

生死与共造句

1 战争把一些素不相识的人,连结在一起成为生死与共的战友。

2 那种惺惺相惜的依赖,那生死与共的信念,就是世间最大的幸福。但我们却不知道,其实放弃也是一种幸福。

3 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生死与共。

4 他们是几十年的老战友了,肝胆相照,生死与共。

5 萍水相逢的朋友歃血结成生死与共的兄弟.

6 昏庸无道的灵帝百般拉拢,协皇子“同舟共济、生死与共”。

7 倥偬几年后,我和他们结成了生死与共的兄弟。

8 曾经说好了生死与共的人,到最后老死不相往来。

9 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肝胆相照,生死与共,永不背叛。

10 既然我等志趣相投,何不结拜为兄弟,生死与共,协力同心?

11 久违了贫贱不移的赤胆;久违了生死与共的友谊,久违了肝胆相照的患难。

12 可就是这样一位同甘共苦,生死与共的好兄弟,死在了自己眼前!最不可饶恕的是,自己只能眼睁睁看着他死去,而无能为力!“为什么?为什么?”。

13 官人休要如此,奴家与官人生死与共,混然一体,何言你我,奴家本应如此;你与世美等兄弟们舍生忘死救我们俩自是一个道理,休要再自责!

14 朋友就是未名湖畔矗立的白塔,朋友就是老舍笔下的骆驼祥子,朋友就是冯小刚电影里的德华,朋友就是鲁迅记忆中的闰土,朋友就是松花江里泛起的朵朵浪花,朋友就是天空上变换莫测却始终如一的云朵,朋友就是一碗热气腾腾的龙须面,朋友就是与你生死与共的那个真正的人!

15 孰不知,岁月苍老了红颜。所谓女为悦己者容,所谓知己红颜,只能在刀光剑影中灰飞烟灭。誓为知己者死,只问这漫漫剑侠路,到底有多少知己……“此生此世,生死与共,祸福同行”?

16 朋友就是鲁迅记忆中的闰土,朋友就是松花江里泛起的朵朵浪花,朋友就是天空上变换莫测却始终如一的云朵,朋友就是一碗热气腾腾的龙须面,朋友就是与你生死与共的那个真正的人。

17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舍身奋斗,同人民息息相关,与群众生死与共。

18 你消灭的每一种缺点都存在着与它对应的长处,两者相辅相成,生死与共。

19 有时仅几十分钟,几分钟,甚至只来得及瞥一眼,便一闪而过,然而人与人之间,就在这个一刹那里,便能够肝胆相照,生死与共。

20 “最高境界的收藏是与你心爱的藏品不期而遇,然后金屋藏娇,珍之惜之,生死与共。

21 突然,刚刚穿过隧道的汽车失控,瞬间翻向路旁的山谷中……没有犹豫,消防战士与全体受困者生死与共,他们在死亡的威胁下,选择勇往直前,决不放弃。

22 存者即奋挣扎之力,移伤残之躯,匍匐互救,以沫相濡,谱成一章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先人后己、公而忘私之共产主义壮曲悲歌。

23 主震方止,余震频仍,幸存者即奋挣扎之力,移伤残之躯,匍匐互救,以沫相濡,谱成一章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先人后己、公而忘私之共产主义壮曲悲歌。

24 天地为证,恭请天地赐予我与洪连天换帖结拜,荣辱与共,生死与共……贤弟!请接受愚兄的茶,早日康复,万事如意!

25 凡有杜伏威在的地方,一定有辅公?的身影,俩人形影不离,是休戚与共、生死与共的兄弟。

26 魔神双手高举,捧着一个精致的黑净瓶,毕恭毕敬道:“我等知魔尊跟魔帅生死与共,情同手足,魔帅陨落,魔尊生不如死!这里有小魔炼制的“封魂丹”。

27 红姐用右手食指刷了一下她那小巧的鼻子,悯惜地说:“咱不是说好了么?无论何时何地,咱们都生死与共么?”。

28 没有人能够一直陪伴你,没有人能够随你走遍千山万水,没有人能够总是与你生死与共,唯有手中的那一把,看似无情的武器。

29 我们走吧,去一个任何人都找不到的地方,无论天涯海角,生死与共。

30 我塔库对天盟誓,今日与贪吃鬼签订血之契约,从今以后生死与共,绝不背叛。

猜你喜欢
浣溪沙·酒醒香销愁不胜

酒醒香销愁不胜,如何更向落花行。去年高摘斗轻盈。

夜雨几番销瘦了,繁华如梦总无凭。人间何处问多情。

水仙子·次韵

蝇头老子五千言,鹤背扬州十万钱。白云两袖吟魂健,赋庄生《秋水》篇,布袍宽风月无边。名不上琼林殿,梦不到金谷园,海上神仙。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六首·其六

正是行人肠断时,子规得得向人啼。

若能泪得居人脸,始信春愁总为伊。

临江仙·长记碧纱窗外语

长记碧纱窗外语,秋风吹送归鸦。片帆从此寄尺涯。一灯新睡觉,思梦月初斜。

便是欲归归未得,不如燕子还家。春云春水带轻霞。画船人似月,细雨落杨花。

木假山记
宋代苏洵

  木之生,或蘖而殇,或拱而夭;幸而至于任为栋梁,则伐;不幸而为风之所拔,水之所漂,或破折或腐;幸而得不破折不腐,则为人之所材,而有斧斤之患。其最幸者,漂沉汩没于湍沙之间,不知其几百年,而其激射啮食之馀,或仿佛于山者,则为好事者取去,强之以为山,然后可以脱泥沙而远斧斤。而荒江之濆,如此者几何,不为好事者所见,而为樵夫野人所薪者,何可胜数?则其最幸者之中,又有不幸者焉。

  予家有三峰。予每思之,则疑其有数存乎其间。且其孽而不殇,拱而不夭,任为栋梁而不伐;风拔水漂而不破折不腐,不破折不腐而不为人之所材,以及于斧斤之,出于湍沙之间,而不为樵夫野人之所薪,而后得至乎此,则其理似不偶然也。

  然予之爱之,则非徒爱其似山,而又有所感焉;非徒爱之而又有所敬焉。予见中峰,魁岸踞肆,意气端重,若有以服其旁之二峰。二峰者,庄栗刻削,凛乎不可犯,虽其势服于中峰,而岌然决无阿附意。吁!其可敬也夫!其可以有所感也夫!

古诗词
诗人合称
©国学涯 皖ICP备2024062576号